2)第1章 重返1999,北漂京城_传媒大亨从1999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公分,高阳知道,这是报社的首席记者万鸿,滇省人。

  另一人,个子跟高阳差不多,这是张涛,东北哈市人,现在是主编助理。

  高阳还知道,万鸿与张涛合租一套小二居,而吴博将安排他跟这两位暂时挤着住一段时间。

  吴博为高阳介绍了张涛和万鸿,高阳也笑着跟两位[熟悉]的同事握手道好。

  四个人拦了一辆出租车。捷达,起步价10元,含3公里路程。

  这个年代的京城,出租车还是挺便宜的。

  上车后,吴博招呼道:“师傅,过白石桥,到气象局前面的干休所……”

  “高阳,你可来了,吴老师一直在念叨你,说你是笔杆子,写文章很厉害。”张涛待人很热情,性格豪爽。

  高阳微微一笑,谦虚道:“大众媒体我还算熟悉,对IT一窍不通,以后请多指教。”

  “高阳,IT也没你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们CPI定位于IT渠道和营销,IT技术方面的报道不多。”接话的是万鸿,一口夹生的普通话,口音挺重。

  高阳知道,CPI就是《IT经销商》这份IT周刊报纸的英文简称,英文全名为[puterPartnerInformation],大意是“计算机伙伴”。

  在IT渠道圈子,经销商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各大品牌厂商的渠道体系有很大差异,不能以经销商一词一言概之。

  这个年代,以PC为代表的IT产品,已经难以维持暴利,市场快速从蓝海演变为红海,品牌厂商也开始宣扬合作共羸的伙伴理念了。

  前一世,高阳在这一行干了10年,算得上一个IT媒体圈的渠道专家了。

  这个年代的京城街头,虽然车流如织,倒也不怎么拥堵。

  20多分钟后,出租车刚过了首体,吴博指着路边介绍道:

  “高阳,前面就到办公室了,这里有一个综合市场,下午你可以过来买点生活用品。”

  几分钟后,吴博招呼出租车停在干休所附近的一家小餐馆门前,下车先吃饭。

  吴博要了一份烤鸭,配了几道菜,开了两瓶啤酒。

  就这么一顿简餐,花费了160多块,张涛抢着买了单。

  在高阳的记忆中,同事一起吃饭,只要有张涛,他一定会抢着买单。

  吃完饭,四个人一起进了干休所,坐电梯直上5层。

  电梯口就是CPI前台,这层楼CPI租用了一半。

  CPI是一家IT商业媒体集团,总部在蜀都,这里算是CPI京城分部。

  张涛将高阳的行李箱搁在工位区,然后为高阳介绍:

  “CPI集团在京城有四个项目,分别是全国版、家用电脑、游戏报和调研公司CPIResearch,总共有100多人。我们这个项目就是全国版,也是集团最大的项目……”

  张涛热情介绍着,高阳面带微笑,不停点头,装作懵里懵懂。

  回了办公室,万鸿便忙自己的事去了,这家伙一有时间,就会守着电脑敲来敲去。

  此时,全国版的工位区,除了他们几人,也没人了。

  张涛让高阳找出应聘资料,帮他复印了大专文凭和身份证,连带个人简历,交给了吴博。

  吴博收好高阳的应聘资料,准备下午上班后,交给HR办理高阳的入职手续。

  萌新开新文了,还是传媒方向,新的起步,新的开始,跪求收藏、推荐!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