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香帕_前任是陛陛陛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受圣上信任,在经此一事后,踏着卫氏满门鲜血,不敢再贪污弄权,专心吏治、克勤奉俭,后因几桩大功,得封国公,愈发受圣上倚重,博得天下贤名,于朝堂地位极高,亦是世家表率。

  当年那桩他一手炮制代罪的冤案,时隔十数年,几乎连他自己都要忘记,此时骤然因灵州舞弊案被揪出,且办案之权,捏在铁面无私的大理寺卿谢允之手中,根本无法私下通融,而谢允之其人,断案如神,许多号称天衣无缝的铁案,都曾被他抽丝剥茧,一一破解,这卫氏冤案,虽然时过境迁,当年办得也算是滴水不漏,但桓信一想起谢允之这三个字,就坐立难安,惊惶忧惧。

  而圣上知卫氏贪腐案或有冤情,亦是惊怒,命大理寺严查真相。除在宸妃一事上,桓信极清楚他这天子外甥性情,他可以想知,一旦真相揭露,他这国舅身份,不仅不是他的保命符,反是他的催命符,桓信日夜惊惧,仿佛已置身断头台,只不知那铡刀何时轰然落下。

  苦思冥想之下,桓信唯有一计可施——改易江山之主,借新帝罢逐谢允之,停止翻查卫氏一案。

  这世上,能听他话、与他关系密切、离大周帝座最近的,唯有一人。

  而那人,近来也是惶恐不安,栗栗危惧。

  宸妃先前失势,连带着谢允之失了圣心,她与如妃通气,有意示好求和。他知此事后,几经权衡,择选一份厚礼送与未央宫,不久,未央宫亦有厚礼回赠。

  从前在御书房遇见宸妃伴驾,太子总有些心惊,可自宸妃主动示好求和,不久后复宠重伴圣驾,有时他因政事被父皇训责时,宸妃在旁,反会淡淡劝上一句,“殿下是东宫之主,人前总要给些体面”,劝得父皇都渐渐不当着大臣之面训斥他了。

  他以为与未央宫达成共识,死结已解,但,与大理寺卿谢允之重查卫氏案几乎同一时间,如妃忽秘密传消息出来:未央宫态度生变,圣上似有疑心,千万小心。

  据如妃传信所说,贤妃病重、回天乏术之时,圣上与阖宫妃嫔尽在贤妃宫中,楚王夫妇与永宁郡王,亦守在贤妃榻前。

  期间,贤妃几度昏醒,在与圣上回忆旧时、说了些知心话,嘱咐楚王夫妇好生孝顺父皇后,又拉了宸妃与孙儿永宁郡王的手,请她代为照拂萧照。

  宸妃当时应下后,似道闲话般,将与永宁郡王的初识经历缓缓道来。在说至寻萧照寻至叠秀假山附近时,宸妃竟直接道出曾在假山处遇见太子,说话时目光有意掠过她面上,讥冷不善,令她不禁一寒。

  当圣上随口问太子孤身一人在那做甚时,宸妃幽然望了她一眼,复又垂下,轻握着萧照的小手,许久方回道:“不知道呢。”

  那一眼,如蛇信舐过,若非当时情境,她几要当场质问她意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