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猜测_前任是陛陛陛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现状,哥哥倒是能谋善断,但要时常冷观提点,当心他如前世那般走错了路,平步青云后专权谋私,祸国殃民,两位姐姐,媛姬姐姐性情娇憨,喜荣华享乐,也无甚心机,如今嫁得如意郎君,自过着圆满日子,无甚可说,但若日后骄横豪侈,亦要警醒,至于姝姬姐姐,谋智兼有,心思深沉,只这心思,如今深在何处,她还看不分明。

  念着她这唯一的亲族,她仅有的亲人们,苏苏到底有些倦累之感,但,多年养恩,终不能忘。

  她的母族苏氏,原在洛水,也算是诗书人家,后因涉及宛州一桩要案,家族一朝倾覆没落。不久,她成了孤女,拮据的母族亲戚,无人愿再抚养一女,纷纷推拒时,是伯父自平昌来,接了她去。起先,伯父怕她不惯,待她胜过亲女姝姬媛姬,以致惹得姝姬姐姐暗暗不快。祖母自然疼她,伯母虽待她始终隔着一层,但多年下来,闲言碎语半句没有,衣食也从未有半点短缺,样样比较着亲生女儿来。她与元礼、姝姬、媛姬,虽然性子并不十分相契,但到底和睦,幼时一起读书长大,闯了祸时,同甘共苦跪祠堂也是常有,只是年长后,各自心思散了,渐渐有些疏离,但多年下来,除姝姬生出的明月坊一事,虞氏也未曾负她什么。

  养恩之外,虞氏到底是这世上与她利益最为休戚相关之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世上最盼她永在高位之人,便是虞氏,情利交织,终归是绑在一处,虞氏当用,但有前世之鉴,需从旁监引,需慎之又慎。

  苏苏再看了看那送礼名单,并无明帝真正倚重的朝臣,也无真正有声望的公侯世家,都只是些不得志的趋炎附势之徒而已。

  就算她是所谓的宸妃,在公卿重臣眼中,她不过是明帝的禁/脔,是大周帝王的人生污点。明帝回赐长平侯府厚礼,或是要释放信号:尊奉宸妃者,得帝之青眼,但公侯世家、文武重臣,显然无人开头去买明帝的帐,皆越不过这道几千年的纲常之线。

  苏苏望着名单上的人名,想着心事,而外间御书房,明帝正与几个朝臣议事,声音不时传入,约小半个时辰后,似是议毕,朝臣靴声囊囊,似正退出殿时,又听明帝声音道:“大理寺卿留下。”

  苏苏将名单阖上,扔回漆盘之上,缓步至帘后看去,见一身正三品紫袍的谢允之,转身恭声道:“陛下。”

  明帝抬眼看他,“听说你近日宴邀颇多,莫说王侯之府,连东宫都几次三番相请?”

  谢允之躬身道:“臣公务繁忙且不胜酒力,除陛下赐宴,其他宴饮,臣皆无暇相会。”

  明帝“唔”了一声道:“你是年轻朝臣中的佼佼者,行事需得妥当,不偏不倚。”

  谢允之道:“臣谨记陛下教导,定不负陛下期望,尽忠职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