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2章 做得比他们都好_踏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赵临死了,死在泰山上。

  徐太傅甚至想过,这是不是上天替大周做出的选择?

  直到二十余年后,他才从林繁的檄文里知道,做出选择的不是上天,是做弟弟的夺走了兄长的性命。

  檄文,是林繁的一面之词。

  可徐太傅知道并非虚言,若当年没有谋害兄长,皇上在林繁告天下后,不会是那么一个反应。

  现在,再见到“赵临”,他突然有些迷惑了。

  若是赵临登基,如今的大周是个什么模样?

  赵临也许不会听他的,但赵临一样敬重他,尊他为师长。

  倒不是他多么得好为人师,一定要自抬身份,而是,尊重是对话的前提。

  好好说也行,大吵一架也罢,就事论事,很多事情,看法上谁高谁低,不都是切磋着辩论着,才彼此完善、进步的吗?

  皇上就是失了这份“敬意”,故步自封,他们也就无法单纯就事论事了。

  以至于……

  徐太傅叹息了一声。

  如果是先太子赵临,会不会走到现在皇上的这一步?

  徐太傅说不好。

  就像他之前开解黄太师时说过的那样,时间会带来很多变化,人不能被过去困住,也不能就此束手束脚,不敢展望将来。

  只是在做任何决定时,记住“此时此刻”。

  就是现在这一刻,来定一个对错。

  这么一想,徐太傅的神色缓和了许多。

  他看着林繁,心想着,皇太孙这样意气风发的样子,也没有什么不好。

  “让老夫看看遗诏吧。”他道。

  林繁应了,把随身携带的遗诏交给徐太傅。

  徐太傅双手接过,许是老了,又许是激动,他的双手发抖。

  他就这样解开了系带,展开了遗诏。

  这上头的字迹不是先帝的,徐太傅一眼就能认出来,这笔字出自先帝身边的大内侍卢公公之手。

  想来也是。

  先帝当时病得很重,已经不可能亲自执笔了,不过这上头内容,无疑是先帝的口谕。

  那清晰的御印,更是不可能作假。

  徐太傅来来回回,看得很认真。

  他几乎可以想象得到,先帝是在怎样一个状况下、又是怎样一个心情下,准备了这么一份遗诏。

  想到先帝,徐太傅心里难受极了。

  林繁没有催徐太傅,只让大军继续跟着永宁侯一块去金銮殿。

  先前派出去当斥候的兵士此刻急匆匆地跑了回来。

  “金銮殿被封住了,”他道,“庆元帝把自己和朝臣都封在了殿内。”

  林繁的眉宇倏地皱了起来。

  封大殿?

  想拿百官当人质,也得有与之匹配的人手。

  赵隶按说没有那样的实力了。

  “多少人守在金銮殿外?”林繁问。

  “不多,”斥候答道,“就五六十侍卫与内侍,只是,窗户都封上了木板,不知道里头是个什么状况,我们不好硬上。”

  林繁听完,心里有数了:“我这就过去,让老侯爷稍待。”

  斥候行礼,回前头去。

  林繁又看向了徐太傅。

  徐太傅的视线依旧凝在遗诏上,只是他这会儿看不清什么了。

  他的眼睛里满是泪水。

  顾不得抹泪,徐太傅熟练地把遗诏重新卷起,系好。

  他以前常年做这些,就算不用看,也不会出错。

  见他泪流满面,林繁心里也不好受。

  老太傅一生都是锐利、刚直的脾气,印象里,上一回见老太傅落泪,是大皇子病故的时候。

  除此之外,哪怕与赵隶闹成那样,老太傅都是梗着脖子的。

  “殿下。”徐太傅忽然这么叫了一声。

  林繁微怔了下,又道:“您说。”

  把遗诏交到林繁手中,徐太傅深深看着他,一字一字,道:“您要做得好,做得比他们都好。”

  比先太子赵临,比当今皇上赵隶,都要更好。

  林繁笑了起来。

  他没有说话,只是郑重又郑重地,与徐太傅躬身行了一礼。

  ------题外话------

  感谢书友121030193845947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