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四章 辽王殿下的心学_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批评他,而是说道:

  “先不说这绘制地图,测定湖泊山高是何等重要,就说说你所说的圣人道理吧。”

  郑士元背着手,说道:

  “众所周知,我如今有幸成为辽王殿下的长吏,说来惭愧,虽说长吏,但辽王殿下天赋异禀,我所能教的着实不多。

  虽然我没有教多少,但平日里也常常能与辽王殿下坐而论道。

  曾听说过辽王殿下的一些独到见解。

  概括四字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郑士元说完,下面解释一片哗然,紧跟着学生们就开始讨论起来。

  “朱子所说,不应该先知后行吗?”

  “是啊是啊。”

  大家此时学的,多是朱熹的理论,此时听到不同看法,一个个的都颇为惊讶。

  而郑士元也知道大家的态度,他起先听到辽王殿下随口说起心学的时候,也是颇为惊讶。

  但辽王殿下却是神情如常,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郑士元起先也并不知晓这是一种新的儒学理论,但郑士元跟辽王聊得多,也发觉其中精妙之处。

  而且辽王也说过,这叫心学。

  这一段时间以来,郑士元就一边记录辽王言行,一边琢磨着这心学的含义,当然,大部分都像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一样。

  而辽王朱启的这些言论,汇集到一起,在郑士元的面前,便展开了一项新的大门。

  哲学这方面,朱启不擅长。

  但朱启会聊,会侃啊!

  心学可太出名了,那种深奥难懂哲学理论,自己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历史老师可没少聊过,他张口就来。

  至于说什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之类的,朱启并未多考虑,毕竟他的思维早已经是唯物主义观了。

  但郑士元就会反复琢磨了,如今也将辽王殿下所说的原话,在课堂上说了起来。

  好家伙,这一理论放出来,顿时就炸了锅了。

  第一堂课,就在哲学大讨论中度过了。

  这也是郑士元所没有想到的。

  不过也因为心学理论的出现,还是辽王殿下如此知名的人物口中说出来的,郑士元这位儒学大师也力挺的。

  在国子监的学子之中,也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二堂课,那来的人就更多了。

  一部分是冲着数学来的,另外一部分则是冲着这心学来的。

  好家伙,这些儒生可喜欢探讨这样的哲学问题了。

  但不论是冲着辽王朱启的名声来的也好,还是冲着讨论心学来的也好。

  国子监最近这一段时间,探讨学习的氛围很浓厚。

  他们在课堂上讨论完了,私下里自然也不能闲着。

  什么私人集会啊,诗会啊,甚至是寻常吃饭喝酒,那都要使劲儿的聊。

  从国子监开始,一股复兴唐朝数学之风,探讨辽王殿下的心学之风,不知不觉竟然就这么卷了起来。

  而后,这股微风,竟逐渐汇聚,一发不可收拾。

  ——————

  洪武九年,五月。

  朱启正在床上睡得香甜,外面传来了咚咚咚的脚步声。

  朱启迷迷糊糊的睁开眼,一摸身边没人,就知道徐妙云肯定又是早起了。

  外面脚步声越来越近,而后听到有内官的声音:

  “殿下,陛下让您赶紧上朝去。”

  朱启一愣,醒了大半了。

  上朝?上什么朝?我一个没有职位的藩王,去干什么哦?

  好在那内官紧跟着又说道:

  “臣工们都等着呢,说是要与殿下,好好论道。”

  论道?论什么道?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