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五章:华夏幻术_冥府摆渡人我当摆渡人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夏国,自古民间邪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其中有一样,叫做幻术。

  华夏传统的幻术,充满变化,虚实难分。

  这种法术能够改变人的惯常认知,使人堕入幻境。

  典籍中也能查到幻术的记载——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道:

  世有祝由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刀,种瓜、移井。

  《后汉书·陈禅传》也有关于幻术的记载:

  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诣阙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肢解,易牛马头······

  这些东西,在现代人眼中,很熟悉,就是魔术。

  但其实魔术和幻术是不一样的。

  魔术不管有多夸张多不可思议,其背后都有着物理学、心理学、材料学、表演学等方面的科学依据。

  观看魔术的观众从来没有认为魔术是一种超自然力量。

  而幻术就不一样了,它背后拥有着神秘、奇幻的浓重色彩。

  并且,幻术,没有人能够找到它背后的科学依据,只有将其与神鬼联系在一起,才能将一切解释通顺。

  幻术,起源于原始巫术,它脱胎于古人祈神和娱神的神秘仪式,后来神权没落、王权崛起,幻术从祭坛走向宫廷,逐渐的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魔术表演。

  这其实就是一种让人目眩神迷光怪陆离的大型视觉表演。

  历史上称其为奇伟之戏,或烂漫之乐。

  《列子·周穆王》中记载:

  “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赅,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

  说的就是有一个化人从遥远的西方来到这里,他能够自由出入于滔滔大水和熊熊烈火之中,能颠倒山川,能移动城市,并且还能漂浮在空中,随意穿梭于世间

  所谓“化人”,就是说的现在的魔术师。

  后来,这种所谓的“幻术”从华夏流传到了天竺与古埃国。

  天竺的“通天绳”、“街头悬浮术”、等就是华夏幻术的改良产物。

  华夏是他们的祖宗。

  是他们的起源。

  而华夏的幻术师也发明了诸如“鱼龙蔓延”、“掷杯飞鸟”、“盘中钓鱼”、“穿墙而过”、“大变活人”等民间幻术。

  原始时期的幻术师都是专门的巫觋神职人员。

  这些人,都跟后来的三教有关。(三教:儒释道)

  历史上很多鼎鼎大名的高僧、真人和名士,都是技艺高超的幻术大师。

  他们的幻术,可不是魔术。

  是一种真的能迷惑人心智的法术。

  历史中真正会使用这类真正法术的,大有人在。

  三国时期的左慈、晋朝时期的郭璞、“八仙”之一吕洞宾,他们使用的都是真正的幻术。

  可是真正的幻术,自此失传。

  到了隋唐时期,表演性质的幻术发展到最高峰,取代了真正幻术。

  隋唐时期,幻术都是举国之力、耗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