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982章 南汉山城_崇祯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月琳的心情也显然不好,并不知道这场运动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置身其中的人,都像是在黄河最湍急的河段中央,每个人的感受都是有压力的,郑月琳也并不例外,“臣妾一点都不了解皇上,这场运动发动之前,臣妾什么都没有察觉到,这场运动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杨子臣妾也想不到,臣妾有些害怕。”

  崇祯皇帝朱由检将郑月琳搂紧了,“你刚才说的没有错,天下人就记住一条,完完全全的相信朕,就什么都不用害怕了,对大明,对朕,都要有无怨无悔的献身精神!”

  第二日的大明报头条便是,大理寺女官郑月琳写了一则《保卫皇帝,全民皆兵》的社论,这篇社论的每一个字都是出自皇帝之手,却是由着郑月琳在誊写了一遍,连夜交付中枢院,并转给大明报的报社。

  这篇社论直接将运动推向了顶峰,保卫皇帝,全民皆兵,也成为了最响亮的口号!大部分人都不清楚皇帝现在有什么需要保护的地方,中原反民已经脆弱不堪,似乎已经从大明销声匿迹了一般,匪首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都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关外的皇太极最近也很太平,在大明报上面,都没有看见辽东有战事,大明报就因为大事从来不隐瞒,在整个北直隶和八省当中,都很高的权威性,这不仅仅是一份中央的喉舌刊物,同时也很写实。

  皇帝让中原的灾民向山东转移,以准备对外移动一些人口。台湾的人已经不少了。在崇祯三年的时候就往台湾移民了四十多万。皇帝暂时还没有继续往台湾运人的打算,粮荒问题依然紧迫,即便是加大了南北之间的联系,即便是现在南方也开始种植推广2044的优良稻种,整个大明的农业也在迅速恢fù当中,但毕竟是杯水车薪,崇祯皇帝朱由检急需要发动对外战争,以缓解粮食上面的压力!

  在国内形shì混沌不堪的情况当中。1636年,皇太极正式由汗改称皇帝,改国号大清,族名满洲。

  皇太极的本意是要让大明更乱,却没有想到反而是帮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大忙,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消息,他的运动最终会变成怎么样,他还不确定,但是这个契机,他是肯定要抓住的!在这样的时候。谁再敢公然的对皇权,新法。运动有情xù的话,就等同于卖国贼!

  朱由检在大明报上面亲自发表社论,《天无二日,大明上下当知耻而后勇》。并增发《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小册子,大批的地主阶级青年在向皇帝靠拢,本来通guò对削弱王爵的定性,对杀掉周延儒平复江南民愤之后,地主阶级就已经有了向皇帝靠拢的意愿,加上那每日就在每个人身边的运动,大街小巷的标语,响彻耳膜的口号,早就让崇祯皇帝朱由检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