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795章 梅花_崇祯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非常喜欢的一首诗词,因为本诗的作者不但是一个改革者,也是江西人,崇祯皇帝朱由检对江西有着别样的深情!

  崇祯皇帝朱由检从来没有认为过自己是一个很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但他毕竟是从现代重生的,一个人没有办法不为了自己的命运而再次奋斗,他也不是一个发明家,如果没有在现代的学习经历,他什么都发明不出来,为什么说发明家是最伟大的,因为从无到有,才是最难的!

  但是,现在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便是心中已经有了蓝图,电脑中已经有了蓝本,他依然是困难重重,觉得做每一步都有如正在攀登一座望不到尽头的高峰!

  这首梅花,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现代的时候,在小学就已经学过,他因为是没有抹去记忆,当时就很喜欢这首诗,一直喜欢了一生,他很喜欢诗中的那份意境,那份执着!常常用以励己,用以给自己励志!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zhì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

  逝世后追谥号“文正”,世人称其为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

  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zhì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庆历二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公事[江苏省扬州市]、鄞县知县吏[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舒州通判[安徽省安庆市]、江南东路刑狱。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zhì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

  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变法失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