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2章 移师大阪城_崇祯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看《崇祯盛世》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yì,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悄悄告sù我吧!

  德川家光看着自己饲养的金鱼,流出了眼泪,“为什么我要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简直蠢透了!我现在将日本带入了灾难当中,让我怎么向死去的父亲和爷爷交代?”

  金鱼不会说话,只知道吃食,德川家康颓然的坐在地上,靠着鱼缸继续喃喃自语,“不能妥协,日本绝不能妥协!要跟明人打到底,出兵朝鲜,我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幕府不能在我的手上垮掉,德川家还要执掌日本千代万代下去,绝不能跟明人妥协!”

  德川家光走到了大厅中央,拿过那把代表着将军荣耀的宝刀,这把刀,武士刀,见过了太多的血腥!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至第3代将军德川家光时,幕府机构大体完备。幕府领地约占全国土地四分之一,其余由大名(诸侯)领有,称藩国。将军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下设老中,决定政策,统辖政务,负责控zhì朝廷、大名与外交;另设若年寄,负责掌握幕府领地与直属家臣,还设寺社、江户町、勘定三奉行,分掌寺社、财政与江户市政、幕府直辖领地内的诉讼。幕府在直辖领地设郡代或代官,通guò测地、村年贡承包制、五人组制等,直接控zhì农民。德川将军权力较镰仓、室町时代强大。大名是各藩国的统治者。下设家老、年寄等。直接统治人民。拥有领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贡征收权等。幕府设巡见使及被称为目付的监察官监督各藩国,并采取大名参观交代和大名改易等办法控zhì大名,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形成在德川将军控zhì下的各藩国分割统治的政zhì体制。17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幕藩体制出现危机,表xiàn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为应付危机,幕府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40年代先后实行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天保改革。但均未奏效。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在改革派下级武士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在幕末农民起义和萨长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

  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zhì结束。

  在院政之争(菅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