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十大国君排名_历史很有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楚威王※熊商——扩大楚国疆域,占领越国,使楚国势力扩张到长江中下游与江淮地区。

  楚威王熊商(?~前329年),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宣王熊良夫之子,继承其父救赵伐魏与开拓巴蜀的格局,战国时代,楚国继楚悼王以后,使楚国国势发展最强的君王,他一生以恢复楚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业,力图使楚国冠绝诸国之首。

  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威王大军伐齐,与齐将申缚战于泗水,进围徐州,大败申缚之后,却被齐将田盼打败,楚国虽说先胜后败,但由于吞并越国,势力扩张到长江中下游与江淮地区。楚威王的声望,显赫一时。

  第9:赵惠文王※赵何——五国伐齐,屡抗强秦。

  赵惠文王赵何(前309年~前266年),战国时期赵国第七代国君,赵武灵王赵雍次子。

  赵何的母亲是深得赵武灵王宠爱的王后吴娃。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退位之后自称“主父”。但后来在赵惠文王朝会群臣时,赵武灵王看到长子赵章向幼弟屈尊叩拜,心有不忍,在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封赵章于代地,为安阳君。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赵武灵王想要将赵国一分为二,想让赵章在赵国的代地称王。却因此引发内乱,在内乱中赵章被杀死,赵武灵王被围困沙丘宫三个多月,最终赵武灵王被饿死。

  赵惠文王在位时有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赵惠文王三十三年(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享年44岁。

  第8:齐威王※田因齐——改革图强,徐州相王。

  齐威王田因齐(前378年~前320年),战国时期齐国第四代国君,齐桓公田午之子。

  齐威王原为侯,齐威王二十三年(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

  齐威王三十六年(前320年)去世,享年59岁。

  第7:秦昭襄王※嬴稷——长平破赵,灭亡东周,奠基统一。

  秦昭襄王嬴稷(前325年~前251年),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八代国君,秦惠文王嬴驷之子,秦武王嬴荡异母弟。

  早年在燕国为人质。前307年,秦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