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8.酝酿反击_傻子的燃情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担,工厂也就装作不知道,房子也照住。

  谁知道以后的情况怎么样?也许哪天矿机又红火了,这些在外面的员工,还是可以回来的。

  张建国这么干,就是不给这些人留后路了,从此你们和矿机没关系了。房子是公家财产,你都和我们没关系了,怎么还能够再住矿机的房子呢?

  市里真正实行房改,还是九一年以后的事情。这时候一般老百姓,上哪儿去买房子住啊?还真就有许多原来的矿机职工,打算回矿机上班。

  虽然回去上班也不见得有钱,可总比丢了房子,露宿街头强吧?

  姚远不能让自己的员工,因为房子就回矿机啊?没办法,他只好再拿出钱来,先给员工们租房子,出动公司所有车辆,帮着员工们搬家,闹了个鸡飞狗跳墙。

  张建国就是要折腾姚远,让姚远一刻也别想得清闲,穷于应付,就更没时间和精力来想辙对付他,只能等死了。

  姚远也挺有意思,让人家给折腾到这样,也从不主动反击,只是见招拆招,被动挨打,连他的那些手下们都看不下去。

  要知道,在别人看来,姚远是市里乃至全国的知名企业家,和市里的关系也相当好。他父亲的部下又有好多都手握实权。

  仅仅凭着这些优势,真要全部利用起来,就算张建国手里有先进的设备,姚远想把他赶出江北市场,也不见得做不到。可姚远不知道怎么想的,宁可被动挨打,也不愿意动用这些关系。

  当有人向他委婉地提出来,要他动用这些关系,来和张建国对抗的时候,姚远还不高兴。

  生意场上,讲究真刀真枪,愿赌服输,哪能用下三滥招数去对付别人呢?

  可张建国用的,也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招数啊?对这种人,何必讲规矩呢?

  姚远还就是讲规矩,宁可被人家逼的无路可走,也不反击。

  张建国就不同了,他遗传了他爹那些小心眼儿和小算计,无所不用其极,用来折腾姚远是绰绰有余了。

  余下的时间,张建国就打算折腾一下矿机了。无条件地给承包下来,总得做点什么吧?要不然没法和上级交代。

  可他的这些手下,大都是搞贸易和销售的。最接近搞工厂的一个,就是周朝阳,他还是学金融的,对工厂生产也是一知半解。

  这些人里面,唯一搞过工厂的,就是张建国了。但那都是小厂子,小打小闹。他靠小聪明也能玩一阵子,最后看看玩不好,就金蝉脱壳溜了。

  管理矿机这么大一个厂子,他哪儿行啊?

  手下们就从金融和销售的立场上来出发,也的确想了不少办法。

  还有活干的分厂,就暂时不插手,让他们自给自足,再说他们也没那么多人手插手。

  对总是亏损,要往里贴钱的分厂,干脆就关门大吉。然后就四下里找买主,把分厂的设备卖了。卖来的钱,用来维持分厂工人最低的工资水平,怎么着不能维持个两三年啊?

  要不是土地和工房是公家的,他们不敢卖,要不也一并给卖了。

  与此同时,他们制定一系列措施,来限制工人拿到最低工资。比如,必须天天按时上班,迟到早退要扣钱。还要组织学习,学习以后考试,考试不合格要扣钱。

  总之,发给你最低工资,也得想办法抠回一些来。

  你觉得苛刻是不是?那好啊,不想拿工资你可以申请辞职啊。你走了我们减轻了负担,你也不用受这个罪,咱们两全其美啊。

  张建国主管矿机俩月,就把矿机给弄了个乌烟瘴气,好多工人眼看就得活不下去了。

  他唯一做的不错的,就是能够牢牢控制住财务。两月过去,账面上扭亏为盈了,这就是成绩呀!

  那么,账面上的钱从哪里来的呢?

  两月下来,员工们没得到任何好处,生产也一点起色没有,账面上却有钱了。

  咋来的钱?卖设备和克扣工人工资弄出来的呗。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