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8.谣言_傻子的燃情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提亲的也要挤破门槛了。

  现实的世界,有时候很是残酷。说金钱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有时候真的就是瞎胡扯。谁没钱谁明白。

  早上七点,苏春荣就得起来梳洗准备,她必须在八点以前,提前十五分钟赶到店里去。

  她那间小屋里生了炉子。虽然晚上的时候,炉子是封死的,但炉膛里有火,屋里就有热乎气,起床就不会太冷,衣服穿到身上,和身体接触也不会凉的让人受不住。

  以往的时候,她没有这个特殊待遇,冬天屋里也是没有炉子的。

  那时候,屋里冷的和外面没有多少区别,脸盆里的水都能结冰。如果脱了衣服睡觉,第二天穿衣服,就会冻的呲牙咧嘴。有时候恨不得在被窝里就不出来了。

  多数时候,在寒冷的日子里,苏春荣是不敢脱了衣服睡觉的。只脱了外套和外面的裤子,就穿着毛衣毛裤,或者棉衣棉裤睡觉。

  这样,第二天醒来,从被子里出来,就不会遭受那冰凉的衣服贴上皮肤,被冰的呲牙咧嘴的痛苦。

  而今年冬天,由于自己收入的显著提高,成为家里挣钱最多的人,她在家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屋里有了炉子,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当然,她的工资和奖金,都是要上交给母亲,再由母亲来统一支配的,这是她地位提高的前提。

  过去的大家庭,都跟苏春荣家里差不多,大家在外面工作,挣回的工资,都要上交家长。

  因为只有这样,这些可怜的收入,才能够被有效利用起来,一家人在衣食无忧之下,才能有更多的结余,来做更大的事情。比如,设法再买一套房子。

  而这上交工资的惯例,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恐怕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了。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了,别说给父母上交工资,就是从此以后自给自足,不再问父母要钱,已经算是极大的孝顺了。

  苏春荣起来的时候,母亲已经为她下好了挂面,端到她屋里来了,照例是她自己享用一个完整的鸡蛋。而别人,则是鸡蛋打碎了在锅里,得不到享用完整鸡蛋的权力的。

  母亲把挂面放在她床边的三抽桌上,回过身来说:“荣啊,趁热吃,别等。天冷,一会儿面就凉了。”

  苏春荣就说她妈:“你不用给我端,过一会儿我自己去厨房盛就行。”

  母亲就“哼”一声说:“不端,这鸡蛋还指不定让哪个不自觉的吃了呢!谁挣钱多谁就早上一个鸡蛋,这是你爸定的规矩。可你不看着,就没有一个自觉遵守的。”

  苏春荣就不说什么了。

  原先家里父亲挣钱最多,这鸡蛋是父亲的。可是,她现在比父亲挣钱多了,父亲竟然把这个权力主动让出来,倒弄的苏春荣很不得劲。

  但父亲也有父亲的道理。这就是一种奖励,一种激励。穷人就得拼死挣钱,拼命攒钱,没别的路好走。你没钱,邻里邻居都瞧不上你。

  八八年,街上早就有了卖早点的。油条、豆浆,还有火烧、包子。可是,穷人家又有几家舍得出去买着吃呢?

  后院凡凡她妈早上只是买豆浆、油条这种最便宜的早点,回来被邻居碰上,还被当做笑料在邻里间说了好多天。

  凡凡她妈是真会享受啊,天天早上买油条、打豆浆,怪不得他们家月月光呢!凡凡她爸碰上这么个不过日子的女人,这辈子要穷到底了!

  在那时候的邻居眼里,买早点吃而自己不做,就是不过日子,败家娘们儿的表现了。

  母亲放下那碗挂面,没有要走的意思。站在那里,迟疑了一会儿,终于说:“荣啊,左边院子你周婶子昨天过来,说她妹妹家大小子,一米八的个儿,长的可精神呢,关键他们家条件好啊,就这一个独苗,想给你说说。你说我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啊?”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