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1章 甚至都不需要发酵的故事_大唐小货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也有些庆幸。

  大唐的发展虽然有他这个推进器,可是他促进的只是科技发展,而并不是产业的发展。

  邸报,这个在很久之前,林深就同李世民提过的东西。

  直到现在,还在一个筹备的环节。

  李世民把这件事看的很重,慎重到哪怕只是一个配送员,都要经过层层考察的程度。

  林深随手在格子本新的一页上,写上一些东西,就带着这些玩意,往皇城又跑了一趟,自然是想要立一些标准,乃至引导一些舆论。

  武珝很快就回到高句丽。

  蒸汽船只,能够让她很快来往两国之间。

  她一点都没含糊。

  在到达平壤的那天,就找到了高句丽的几位擅长写话本小说的落魄读书人,让他们开始操刀来写这些小说。

  与此同时,她也是联系到高句丽朝堂,几乎没什么阻碍的就拿下了创办邸报的资格。

  所用的理由,自然就是......

  为造纸厂寻找市场。

  半个月之后。

  平壤城一家茶馆里,这里同那些高端的茶馆不同,往来的顾客都是劳工、农户,还有在造纸厂工作的工人们。

  当然......

  除去读书人之外,在这群人中地位的最高的,隐隐就是那些在造纸厂工作的工人们——他们在别人眼中,那可是抱上了大唐大腿的富贵人。

  就在一群人叽叽喳喳闲谈的时候。

  说书人走到桌前,和往日不同,他手里拎着一张略有些泛黄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的印着一些板正的文字。

  他轻轻咳嗽一声。

  整个茶馆顿时就安静下来,只剩下一些轻微的杂谈声。

  这位老说书人的地位很高,他们这些不识字的人,在一天工作、忙碌之余的娱乐时间,可都是要仰仗这位说书人的。

  说书人清了清嗓子,啪得一声,把邸报拍在桌子上,朗声道:“今天我就不说那些老套的故事了。”

  “如意超市要办邸报,这消息大伙应当都知道吧?”

  不出意外,所有人都点了点头。

  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可是如意超市门口就挂着一只硕大的木牌,上面就写着“邸报来袭!属于所有人的消息渠道。”

  就算不识字的,也会被收银员或是售货员,“漫不经心”的宣传几句。

  自然是知道,邸报这么个新鲜玩意。

  说书人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了下去:“今个,我给大伙就说一说,这份邸报上印的一件事。”

  “这是我们高句丽有名的小说家,乞乞文支先生在走访了数位大唐人,甚至是有幸得以亲自拜见大唐军神李靖将军,写出来的一本小说。”

  “这说的就是,在前年大唐出征高句丽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赫然就是“拯救大兵张三”的故事。

  这位名字绕口的高句丽小说家写的极为精彩,说书人也学得大唐说书的精髓,一铺一抖之间,更给这篇故事增添了色彩。

  一时间,引人入胜,茶馆里几乎所有人都听痴了。

  不过第一篇连载的并不多,只说到大唐皇帝震怒,呵斥了张三的父亲,让他放弃不要大唐兴师动众的想法,说是大唐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哪怕死了,他的尸体也要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高句丽的百姓,何曾听说过如此热血沸腾的故事。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