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宁为鸡头,不做凤尾!_明末第一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幅员辽阔、地貌多变,致使生存环境差异极大,有的地方四季如春,有的地方温热潮湿,还有的地方天寒地冻、干燥少雨,凡此种种,难以类举!

  一个人千里远行,因为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极易染上疾病,轻则恶心、呕吐、腹泻;重则高烧不退,甚至丧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土不服了。

  好在中国人的祖先很聪明,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发明了一种药物‘行军散’,对治疗水土不服有奇效!

  蜀军南征北战,士兵们却很少染病,就得益于这种药物了。

  医圣-李时珍得到过‘行军散’的秘方,认真研究之后,又进行了改良,使其药性更加温和,也更加容易配置了,并记录在了《濒湖脉学》之中!

  薛羽虽然没学会医术,却把《濒湖脉学》里面的药方背的滚瓜烂熟。

  “请赐笔墨纸砚!”

  “来人,给薛小友准备笔墨纸砚!”

  “岩弟,帮忙!”

  “好勒!”

  薛羽口述,李岩执笔,把‘行军散’的配方原原本本写了出来。

  此外,还有一个‘雪花膏’的配方,可以预防冻伤,辽东天气寒冷,冻伤一直是个大问题。

  萨尔浒之战,明军战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从各地抽掉来的兵马,不适应东北的寒冷天气,手上冻的全是血口子,连刀枪都挥舞不动了,又如何与女真铁骑厮杀呢?

  女真人可是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中,身体极为耐冻不说,还有各种御寒的办法呢!

  一个‘无极膏’的配方,专门治疗脚气的,大军长途跋涉,士兵们很容易患上脚气,又痛又痒,苦不堪言,进而影响战斗了!

  …………

  薛羽一共背下十几张秘方,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都涉及到了,只要把这些药物配置好,基本上就能解决水土不服的麻烦了。

  下一个,就是兵器问题。

  薛羽浏览过很多军事网站,还看过无数军事小说,不敢说是个军事家(理论上的),那也是个骨灰级的军事迷了!

  克制骑兵的办法,的确知道不少,有些还非常的霸道、残忍呢!

  不过吗,考虑到当前形势,只能挑选几种简单、实用,并可以速成的兵器了。

  还是薛羽口述,李岩负责描绘,一连画出了几样兵器图形:

  白杆钩镰枪--全长一丈两尺,选结实的白蜡木为杆,安装上三棱形精钢枪头,一侧配带刃的弯钩,另一侧配上坚硬的铁环,重有七八斤!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人想出了让步兵排列整齐、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对抗骑兵冲锋的办法了,且效果不错!

  与传统的枪尖相比,这种三棱锥的穿透力更强,一扎就是一个血窟窿,想缝合都极为困难,伤者很快就会失血过多而死亡了!

  一侧的锋利弯钩,是专门钩马腿用的,只要战马一倒下,骑兵也就失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