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七章皇帝的口谕!_明末第一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上口谕,福王跪听!”

  “儿臣朱常洵,跪听父皇口谕,父皇万岁、万万岁!”

  薛羽迈步上台阶,挺胸抬头,振作精神,给皇帝传达口谕,那就相当于皇帝的化身了,必须拿出点架势来!

  朱常洵则带着两名长史,走到了台阶下面,乖乖的跪地聆听。

  “治世立长,乱世立贤,大好机会,切勿错过,皇儿好自为之,则父子相见之日不远矣,钦此!”

  ……

  口谕宣读完了,可以朱常洵的智商,显然无法理解其中意思,一脸的迷茫之色!

  倒是王平安、王富贵两位长史,沉思片刻,都露出了惊喜之色,贴在朱常洵的耳边,小声嘀咕起来……

  世人皆知,当今皇上是疼爱朱常洵的,有心立为皇太子,可惜他是庶出第三子,有违于嫡长子继承制度,故而受到了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万历皇帝无奈之下,才立了并不喜欢的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不过吗,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历朝历代还有一条潜规则:‘治世立长,乱世立贤!’

  太平盛世,立长子为储君,可以确保皇位传承的稳定性,避免皇室子弟互相残杀,进而稳定江山社稷!

  杀伐乱世,则要立最贤明、最有才能的皇子为储君了,这样才能带领国家走出困境,平祸乱,定江山!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就是在国家政局不稳的情况下,凭着英明神武的天姿,而以庶出第三子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子,进而继承了皇位的!

  同样的,如今的大明王朝也是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称之乱世并不为过!

  万历皇帝派人来传口谕,就是告诉朱常洵,不要满足于做一个藩王,要学会抓住时机,有更大的作为!

  如果朱常洵能有所作为,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子,治理国家的本领远在大哥朱常洛之上!

  万历皇帝就能以‘乱世立贤’为借口,废黜掉朱常洛,改立朱常洵为皇太子了,文武百官也说不出什么的。

  “王爷,机会难得,不容错过!”

  “王爷,那首童谣,真的应验了!”

  “对,说的对,真的应验了,本王可以回皇宫了,哈哈!”

  ……

  在两名长史的解释下,朱常洛明白了口谕的暗示,想到自己能重回京师,夺取皇太子之位,三百多斤的大胖子,竟然高兴的一下蹦起来两尺多高,在大殿里来回乱跑,靴子都跑掉了一只,仍高兴的哈哈大笑!

  与此同时,三个人都想起了,最近在洛阳广为流传的一首童谣:

  中州旱,洛水枯,

  西南雨,洵水流,

  二水本一源,

  兴衰各有命,

  福字倒着写,

  天子出洛阳!

  之前童谣传唱,福王府的人很高兴,认为是一个吉兆,之后石碑出土,就更加高兴了,朱常洵还亲自下令,在王府内外贴了九千九百九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