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九章 凭空臆测_大国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律和特点,但在军事调动、战役部署等等方面,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崔可夫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推测。

  崔可夫很快就将自己的角『色』定义为了德军的指挥官,他必须换个角度来思考,若是让自己来指挥作战,应该如何实现尽快突入苏联后方绞杀掉最后抵抗力量彻底赢得战争的战略目的,而他首先选择的客串角『色』就是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费多尔?冯?博克元帅,崔可夫开始麻痹自己,让自己渐渐的想象成是博克元帅,现在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指挥自己的十个满编集团军、一个装甲集群、五个摩托化集团军以及部分仆从国部队。

  双手撑在腰间,崔可夫死死的盯着沙盘上的德军一支支小旗,这些小旗帜都代表着一支支德军军队,当然情报有限,这些旗帜的位置是否正确还不得而知,但大方向上是正确的业绩足够了。

  崔可夫的代入速度很快,他很快就成功客串了“博克元帅”,摆在作为进攻者面前的困难很多但都不麻烦,最显而易见的是为了战略目的的直接达成,进攻作战过程中情况必然发生很多不可预测的变化,最直接的一点便是防守的苏联军队必然会得到不断的加强,从兵力、弹『药』、轻重武器装备等等,其防守正面密度必然会增大,在进攻道路上必然会出现一系列仓卒或预先构筑的阵地,当然更多的还是精心构筑的防御阵地和工事。

  简单明了的战略目的直接导致了一个较为不利的形势,那就是任凭德军如何不择手段的、毫无耽搁地组织不停顿的突击作战和疯狂进攻,杂『乱』无章也好、井然有序也罢,防守方都会很坚决的防守而不会主动变化,也就是说,已经明确防守的苏军根本就不会理睬德军到底如何狡诈,都会专心致志的防守,因为他们退无可退,而德军也就算耍出再多花招,也掩饰不了他们想要攻入喀山和萨马拉的最终目的。

  进攻,是德军掌握主动权的最佳体现形式,可与之相对的是,由于缺乏真实可靠的实时情报,德军高层能够预见到会与苏军主力遭遇,并且爆发大战,但他们并不能很明确的肯定,苏军的这些兵力会以何种形式参战、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当然苏军主力可能从战役一开始就已经盘亘在德军进攻面前,也有可能在战役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变更部署出现在正面上,比如说通过快速的机

  毕竟越往苏联后方,德国空军的制空权就并不明显,苏联人完全可以借助铁路或者公路的机动方快速有效的调整防御部署,甚至做到机动防御的境地,尤其是装甲部队。

  如此一来,进攻的德军就必须要进行有效的编组,根据步兵师和步兵军的最大步战能力,步兵军在遭遇战役中和对敌人不很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