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八章 虚晃_大国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座宗教神圣教堂,它就是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教徒都无比向往的圣凯瑟琳修道院,传说,这里是《圣经》故事中先知摩西受十诫的地方,只可惜如今这座神圣的修道院已经属于纳粹德国所有,始终和犹太人有仇的纳粹德国据传正考虑强制拆迁掉这座蛊『惑』人心的修道院,要从精神上彻底抹杀掉犹太族,只可惜这样做显然会深深伤害伊斯兰国家,作为紧隔亚喀巴湾的近邻沙特阿拉伯显然觉得自己有义务代表伊斯兰国家,哪怕就只是为了一座修道院,也要出兵“保护”好西奈半岛。

  可事实上,沙特阿拉伯并未得到共和国支持其出兵的明确回复,直到与圣凯瑟琳修道院相距不远,有“和平之城”美称的沙姆沙伊赫被德军再一次羞辱,这座城市美丽而又祥和,细软沙滩在明媚的阳光沐浴下,远处的海水清澈透亮,各『色』小鱼自由穿梭,是一座适合旅游而非驻军的旅游魅力之城,可德国人愣是要在当地修建海军基地。

  可想而知,沙姆沙伊赫被德军经营成一座死死钉在亚喀巴湾出海口的军事重城,这对于不怎么宽敞的亚喀巴湾进入红海的入海口而言,由于有蒂朗岛、塞纳费尔岛以及众多珊瑚礁给航行带来的不便,剩下能供大型船舶穿行的海域很狭窄,所以哪怕德军就在西海岸岸边架设起最不起眼的75毫米步兵炮,也得严重威胁到沙特阿拉伯进出亚喀巴湾的船只。

  只可惜,纳粹德国并未顾及到沙特阿拉伯的感受,而是堂而皇之的在沙姆沙伊赫修建了军港、机场、兵营等等一系列设施,而且还采用就近原则,直接在当地开建了石油冶炼厂,通过输油管道远远不断的将西奈半岛油田开采出来的原油送到这里冶炼之后,装船经苏伊士运河运回欧洲或者直接就经地中海进入黑海,供给在苏联国土上发动侵略的德国陆空军使用。

  作为东非大裂谷一部分的亚喀巴湾湾内水深浪平,海底风光秀美、海水清澈宜人,一直以来都是沙特阿拉伯重点打造的黄金旅游地区,哪怕时至今日,共和国每年有不少的旅客前往那里乘坐小船『荡』漾在风平浪静一片祥和的亚喀巴海湾里,观看各种鱼群在珊瑚礁里嬉戏,再加上这港湾最北端便是沙特阿拉伯重要石油输出港口城市亚喀巴,与之相邻很近的是以前属于约旦,而如今被纳粹德军占领的埃拉特。

  作为入侵者的纳粹德军可并无好好建设埃拉特这座城市的打算,他们占领就是为了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战争财富,石油这种资源就是他们源源不断掠夺的重要目标,而在当地的驻军,也显然是为了资源的顺利夺取而存在。

  为了时刻谨防德意志战车轰隆隆的不宣而战就开入沙特阿拉伯,沙特一方面与共和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