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四章 笑一笑_大国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突防能力高低与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弹道导弹的突防方式可以分为多弹头突防、诱饵突防、干扰突防、隐身突防、机动突防和加固突防。

  多弹头也就是指在一个母弹体内装有若干子弹头,采用多弹头突防也就是指到达一定位置之后,母弹体分裂抛出分弹头,采取这种方式虽然有些耍赖,一个目标顿时变成了多个目标,让对方的导弹预警系统顿时陷入紊『乱』,但提高突防成功率显然是可行的,而且相对于其他方式而言,这种多弹头突防方式比较简单可行,布劳恩就很支持这种突防方式,只可惜的是,目前德国的原子弹,首枚试验型的就需要动用大型拖车来运载,几十吨的东西还要搞多弹头,那岂不是战略导弹要具备几百吨的运载能力?布劳恩不敢妄自菲薄。

  不能采用多弹头突防,也就只有剑走偏锋,布劳恩等火箭学家结合了其他科研人员的研究思路之后,想到了诱饵突防这种方式,因为在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实施大规模连番轰炸期间,德国科研人员就曾反复为轰炸机群的有效突防绞尽脑汁,其中最难防的当然是英国人的各种雷达,而在后来,科研人员借助共和国出口而来的各种诱饵干扰弹,想到了轰炸机释放铝箔条,而布劳恩等人也受到了启发。

  战略导弹之所以能挂上战略二字,就是因为它打得远,而为了『射』得更远,它就必须飞得更高、更快,飞出大气层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其突防的空域也自然是高空空域,而在真空中没有空气阻力的,不同质量的物体也都可以沿相同的弹道飞行,一旦释放质量较轻数目较多的诱饵,就能形成很大一片的诱饵网,让对方探测器根本无法识别出真正的弹头.

  弹头再进入高度超过一百公里的大气层前,由于是在真空中飞行,温度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可一旦进入大气层,由于大气空气密度不断增加,气动加热使弹头表面温度迅急速升高,在距离地面大约50公里左右会达到一个峰值,伴随弹头飞行的一切轻诱饵都将被燃烧,剩下的主要是重型诱饵和弹头相比,其表面及几何形状有很大差异,由于受空气阻力影响,运动规律也有较大区别,很容易识别出来。

  真假诱饵的结合使用让布劳恩等人看到了战略导弹高效率突防的希望,他们设计了一种弹头母体,母体内除了盛放一枚真正的“核弹头”之外,还装盛了不少的诱饵,而且后来经过反复的理论研究,布劳恩等人认为,弹头和诱饵真要是重入了大气层,此时此刻速度已经非常之快了,就算质量更大的真弹头被识别出来,超快的速度也不是目前人类所有武器能够防得住的,所以布劳恩等人认为不需要装载质量较大的诱饵,争取将更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