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石油,波斯湾_大国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月期间,共和国就数十家工程企业不远万里来到波斯湾进入巴林,开始从事各种等级的公路建设、萨勒曼深水港口的扩建,尤其是巴林国际机场的建设,更是创造了一个记录,那就是工期期内无一天中断施工,每时每刻施工现场都能看到数以千计的工人为国际机场的修建而忙碌。

  1944年4月,经过大规模的建设,建设之初就誓要做波斯湾空中交通枢纽的巴林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到1945年4月为止,在一年的时间里,该机场就创造了300万人次、5万客货机起降架次等惊人纪录,而同样投入巨大的萨勒曼深水港,经过扩建之后也暂时成为了波斯湾第一大港,拥有16个深水泊位,从共和国原装进口的装卸桥、高压输油等设施设备,可以保证该港口同一时间内接受8艘万吨级集装箱轮装卸、2艘五万吨级远洋油轮装运油料、2艘大型滚装轮卸载,另外四个泊位还能承接其他等级的货轮或客轮。

  大量的公共建设支出一度为巴林带来了相当繁忙的国家建设景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45年,大量的基础设施已经投入了使用,巴林又是一个小岛国,因而基础建设高峰期一过,大量的共和国工程企业便撤离了巴林,取而代之的是在12月到4月份非斋戒和朝拜期间密集往来巴林的共和国游客,他们的到来依然让巴林这个资源输出经济国显得异常热闹。

  当然,依靠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巴林的国民收入相当殷实,即使因为其农耕面积有限,而不得不依靠进口来满足日常生活品的消耗需求,但巴林人依然能够消费得起,尤其是在1944年3月和6月,连续有两批次共六座大型海水淡化工厂由共和国企业建成并交付巴方使用之后,巴林就不再紧缺淡水了,依靠能源外贸和部分旅游经济收入所得来的经济实力,还促使巴林实现了免费制的医疗和教育。

  也正是因为巴林的国民经济还太依赖于能源出口,中巴之间的关系自然相当密切,在纳粹势力已经影响到了波斯湾地区和平之际,不可能独善其身的巴林显然也希望能与其他波斯湾国家空前团结起来,共同在共和国的庇护下,继续维持中立和平的现状,否则战火迟早都会让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繁华变成废墟。

  12月10日,巴林首都麦纳麦又是阳光普照,在巴林国际会展中心外,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国旗迎风飘飘,而并非出口石油的共和国也因为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因而在一溜儿的旗杆中,其中一根旗杆之上就飘扬着共和国的五星红旗。

  12月正是共和国大多数地方进入寒冬的时节,但在万里之外的波斯湾巴林岛上,这里却是阳光温暖、气候宜人,乘坐多家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