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二章 转折的日子(续)(加更求支持)_大国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因此,希特勒要求共和国立即停止这种违背友谊的行为,停止出售一切战争物资予英国及其他抵抗组织,德国完全可以并且也有能力购买下这批物资,以挽回共和国方面的损失,但前提条件是共和国必须保证日后绝不做出伤害中德两国友谊的行为,尤其是在军事贸易上与德国的敌人合作。

  但时昼平始终都未赞同希特勒的说辞和建议,他代表共和国表示了德国对英国所发起战争的非正义对于德国对英国所发起的侵略行为,再一次表示了遗憾,而作为世界主要大国之一的共和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中英军事贸易,是共和国出于人道主义和同情英国人民的反侵略事业而产生的贸易行为,是符合欧洲地区实际需要的,更何况共和国出售于英国的各种武器装备,也都是按照惯例,出售的防御武器,并不会对德国本土利益造成伤害。

  总而言之,两人在一个多ia时的时间里,就反复的围绕着“中英军贸”展开ji烈的讨论,而ji烈的程度不亚于争吵,这倒也充分说明了双方立场和态度之坚定,互不相让之下,希特勒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共和国对他们之前在欧洲大陆的所作所为还是保持默认态度的,对于他们反复蹂躏英国,让这个曾今不可一世的国家生灵涂炭也是默不作声的,而一旦德国要致力于“独霸欧洲”,并且还在积极准备非洲战略、苏联战略,试图要成为世界最强国家时,共和国就决不能答应了。

  因此,希特勒知道在共和国眼里,孤悬于欧洲大陆海外的英国就是底线,这是共和国的国际战略中“欧洲利益平衡体系”中的一大节点所在,一旦英国不存在了,那么独霸欧洲的德国恐怕再也不会和共和国长谈友谊,而是要与共和国平起平坐;而如果英国存在,那么共和国就有的是方式和途径来削弱德国,让英国成为德国强大之路上的最大绊脚石,掣肘德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于是乎,会谈中他就曾闪电般的引发了一个奇想,那就是德国进军苏联,共和国会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是保持绝对的中立,还是强烈反对,甚至做出比战略轰炸机巡游地中海还要过ji的行为?一时之间,很有冒险jing神的希特勒免不了让自己的这个想法给吓了一跳,虽说德国已经在秘密制定和完善这方面的战略计划,可与中国大使的会谈之际,毕竟不是让共和国知道的时候。

  希特勒感受到了危机的到来,对英国的战争准备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德国陆军方面已经完成了准备计划的七成,渡海作战所需要的大批船只也陆续到位,各种各样、大量的作战物资都在囤积之中,而会谈中共和国大使时昼平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