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转变_大国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有权。”

  “人活在世上,首先必须满足的就是食欲,不吃东西就能活下去的不是人,是人就必须摄取食物获得营养,而食物的来源就是土地的耕种。没有土地的农民肯定也是没有钱和权的,对于他们而言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获得食物,或者一份自己可以耕种出粮食的土地。地主拥有着大片大片的土地可供种植。这之间的供求关系非常容易达成,当然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打压的关系也很是容易实现。地主开始成了自己领地里的皇帝,而苦力和雇农们变成了他的子民。。。。”

  之于地主,土地是他活下去、富贵下去的基本保证;对于农民,土地也是他(她)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所在,不求富足但求温饱;然而共和风的盛行看似要打破这样的沉寂,但一阵风过之后却没想到迎来了更猛烈的暴雪,那就是胆子更大的人民自治『政府』,一个鼓吹着全民公平的暴力『政府』。

  由中重集团演变而来的人民自治『政府』在广大穷苦百姓中的口碑是绝对好的,双方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容任何质疑的,光是让近七十万适龄儿童免费入学、近百万人免费接收各种技术培训都让不少穷苦人民泪洒衣襟。不过,对于地主而言,一个如此强盛的『政府』取代了传统的封建『政府』,这可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尤其是要拿走他们的土地更是让不少的人对自治『政府』恨得咬牙切齿。

  农民是社会人群构成的主体,而土地则是人类矛盾的初始根源。自治『政府』有偿回收土地的实施从一开始其实并不怎么顺利,和善的讲解和劝说是远远没有后期的动作有效,当一队队全副武装的人民军士兵跟着土地有偿回收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办公地时候,土地回收的秩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有序化,当然进度进行得也快了很多。很多人声称这是和自治『政府』倡导的法治社会所背离的,是不符合广大地主阶层利益的暴力执法行为,但很久之后他们反而觉得当初应该和『政府』好好说话的。

  一亩稻田理想化的最高产量也就一千斤稻子左右,就算是三季稻谷算下来也才不过三千斤稻子的产量,这还是绝对的理想化,但谁能做到三季稻子每季都能到达一千斤的产量,一亩稻田一年下来收入最多几十块钱,即便一个地主所有的土地都能达到这样恐怖产量,那他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千把块钱,可真的有那么高的纯收入吗?估计只有地主们自己才知道。

  土地有偿回收之后,自治区肯定会给予他们合适的安排。除了得到每一个公民应该有的那一丝丝土地之外,当然还有一大笔一大笔的土地回收补偿金。有些大地主的补偿金非常丰厚,丰厚到了如果他把钱放在银行里所得到的利息,足够他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