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百三十二 谈判_血沃轩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暹罗之物,而监视的权利则交给了北大年地暹罗人。

  大明朝廷的这道命令让暹罗人欢呼雀跃不止,有了大明做为靠山,他们再也不用怕任何国家的入侵了。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朱斌在拟定这道命令的时候,心里矛盾到了极点。其实按照朱斌的想法,正可趁着这个机会和英国人好好干一场,但大明初定急需安定发展地现实,让朱斌强忍着按下了心里的想法,只能把这场早晚要到来的大战放到了未来……

  靠着大明官员的协助,暹罗人同意接触对商馆的包围,但英国人必须向死难者道歉赔偿。然后,在几万人愤怒的注视下,英国商馆在阿克巴地带领下,只带这几样可怜的行李,灰溜溜地回到了英国的战舰,离开了他们这个曾经一度霸占的地方。

  英国人心里比谁都清楚,在北大年大起义的身后,一定有中国人的身影存在。在没有证据的他们,却找不到任何发难的理由。甚至,还不得不欠下了大明朝廷一个“人情”。

  依靠大明水师地坚强后盾,北大年大起义取得了成功,受到北大年大起义的刺激,在暹罗各地,于十二月这一个月里,纷纷爆发了起义,力图驱逐当地地西洋势力。

  暹罗复杂变换的局势,让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他们意识到,仅靠一个国家,是无法镇压住这些“暴动”的。因此,原本为各自利互相提防的这几个国家,难道地凝聚到了一起!

  同时,他们也看到,要想稳定住暹罗日益紧张地局面,永远无法饶开中国这个庞大地帝国,而中国的十万大军,正在东胡一带大量集结,以黑云压境之势,随着都在准备着向暹罗发动一场最大规模地进攻。

  西洋人早把暹罗看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不容许中国再重新插手暹罗的事物。但眼前的一切却不得不让他们清醒过来。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这几个国家都是明军的手下败将。况且,这次大明是有备而来,整整十万军队让他们倍觉恐惧。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荷、葡三国于十二月中旬召开会议,并邀请了法国人参加。在激烈的争吵之中,四国通过了与中国人谈判,一起解决暹罗局势的决议。

  当邀请书送到大明军营的时候,郑天瑞却不紧不慢地告诉使者,自己的一切行动,都必须要得到朝廷的允许才可进行,因此,请四国官员耐心等候,自己即日便派使者赴京。

  中国人慢吞吞地姿态。让这些红夷国家急得嘴上冒泡。眼下暹罗各地的起义,已成星火燎原之势。红夷本身就不多的军队,简直就成了救火队员,不停的在各个地方奔来跑去……

  在他们的一再催促之下,终于等到了让他们能长长松上一口气的消息,大明皇帝已经答应了谈判地要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