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零四 出发_刑侦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却不是芳草碧连天,而是枯草萋萋,白露为霜。

  闻安臣来到长亭之中,微微拱手,向众人笑道:“好了,诸位,现在时候也不早了,而且送到长亭,出城十里,礼数也算是倒了,就到这里吧!诸位请回,董某人这就走了。”

  众人自然是纷纷说出了一番客套话,闻安臣笑着一一还礼。

  而后闻安臣又是和卓安平洪大康等人说了几句,便是转身回了车队,坐在马上,向众人挥了挥手,便是向南而行。

  其实闻安臣说了那几句,也不过就是客套客套,做个表面样子。

  该安排下去的,他都已经安排下去,该布置的,也早就已经布置好了。若是不布置好,闻安臣也不会放心的离开秦州。

  从秦州前往江陵,大致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条是向东,一条是向南。

  向东便是从秦州一直到西安府,然后从西安府继续向东,再折向南,过大江之后基本上就到了江陵了。

  这条路有个好处,就是道路比较好走,因为避开了秦岭这一段,不用走终南山曲折的山路。但是缺点则是比较远,而且一路都是在走马车。虽说这一路上都会走官道,但是这年头的官道可不能跟后世的油漆路相比,说白了就是土路而已。

  马车行驶在上面。极其颠簸,里面的人可以说是非常受罪。

  而另外一条路,则是向南,从秦州直接向南,然后进入四川布政使司的地界儿,然后再折向东,最后来到大江之畔,来到大江之畔之后,便舍弃马车,坐船顺江而下,一直到江陵。

  这段路程的优点是:第一,路程比较近;第二,前面那半段路,闻安臣之前不止一次走过,比较熟悉;第三,坐船在这个年代,可是要比坐马车舒服太多了。

  最后几人商议了一下,最终决定还是选择走南边这条路。

  第一,路线之前走过,比较安全放心,担忧会少一些。第二,大伙儿都是北方人,基本都是旱鸭子,绝大部分人这辈子还没做过船呢,更没到过大江,都是想见识见识。

  闻安臣自然也就同意了。

  一路紧赶慢赶,跋山涉水,终于在一个月之后,抵达了江陵。

  严格来说,应该是荆州府江陵县,这里也是张居正祖籍所在之地。

  大江浩渺无垠,一眼望不到边际,站在这边看对岸,则是根本不可能能够看到的,只能看到一片薄薄的水雾。而哪怕是没有水雾,艳阳高照的日子,也不可能能够看到。

  这已经突破了人类的视线极限,在这一段,长江宽阔超过几十里,因为明朝的长江还要比后世要宽阔得多。

  此时明朝虽然已经被逐渐被小冰河时代覆盖,但是小冰河时代终归还没有彻底到来,而且,哪怕是小冰河覆盖下的明朝,也只是北方苦寒而已,南方其实并没有受什么影响。

  恰恰相反,小冰河时代之下,北方连年大旱,而南方则是年年大捞,雨水极多,长江水势不降反升。

  此时的明朝,商品经济极为发达,而江南地区尤甚,虽然国家商税收的极少,但那是大明朝朝廷和朱家皇帝自己作死,实际上民间的商业是极其繁荣的。

  商业城市也是不计胜数,而江南地区商业的繁荣,更是在整个大明朝首屈一指,作为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大动脉,长江之上的航运非常发达。

  大江之上,不说是船只绵延,但是也是每过一段时间就能碰到不少船只,甚至规模颇大的船队。

  闻安臣等人泛舟东下,一路也是撞见了不知凡几。

  。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