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一章 精准的分析_宦海无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事,你很有可能是知道的,是关于李林甫和李适之两人之间争斗和博弈的故事。”

  “唐玄宗时,李适之和李林甫两人都是宰相,共同辅政,在今天看来,两人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很是崇高了,两人表面上很客气,暗地里是勾心斗角的。加上唐玄宗荒于政务,每日里就是花天酒地,极尽享受,弄得国库异常的空虚了,满朝的文武大臣都非常着急,筹划着从什么地方找钱,皇帝没有钱用,这可是文武大臣的失职的,后来,唐玄宗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国库空虚了,他自然要求李适之和李林甫想办法了。”

  “李适之和李林甫都很着急,李适之是真正的着急,想着从哪里能够找到钱,供皇上享乐,同时又让国库充盈,但李林甫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扳倒李适之,独揽朝廷的大权,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就是可想而知的了。”

  “李林甫找到了一个适当的时机,假装说漏嘴了,说出来华山藏近的事情,说者有心,听者更有心,李适之注意到了这个信息,完全没有想到背后的玄机,于是,回到家里之后,马上开始写奏折,提议开采华山的金矿,应付国库紧张的局面。在这里,李适之犯下了一个大错,既然李林甫知道这样的消息,为什么不到皇上面前去献计,得到皇上的嘉奖。”

  “唐玄宗见到奏折,非常高兴,当然,古代的时候,皇上做出决策,一般都要征求下面大臣的意见,唐朝开始的三省六部九卿的制度,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皇权中间存在的问题,也限制了皇权的无限扩张,于是,唐玄宗找到了李林甫商议,李林甫在犹豫了一番之后,终于说出来了早已经考虑好的话语,李林甫的意思,华山藏金的事情,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可大家都没有提出来,就是因为华山是皇家的龙脉所在,一旦开矿破了风水,后果难以预料。”

  “到了这一步,唐玄宗不得不考虑了,皇家的龙脉,岂是能够随意动的,到这一步的时候,李适之已经处于很不利的境地了,起码没有为皇家考虑,属于无心铸大错,李林甫是什么人,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将所有话都说出来的,于是,李林甫禀报唐玄宗,说李适之对皇上的生活末节有一些意见,常常在背后议论,说不定,开采华山金矿的意见,是李适之有意为之的,至于李林甫后面是什么意思,已经不用说了。”

  “唐玄宗听到这些话语之后,内心是什么滋味,那是不用说了,很不高兴,拂袖离开了,李林甫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李适之还不知道大祸临头。按照我们现在的思维来说,唐玄宗是不应该有这么大的猜忌心理的,可古代的帝王,一生过于的孤独,他们几乎没有朋友,而且都是过于自负,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