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稳住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有适宜居住、能够开垦的土地都被他们占领,四方疆域,无不是扩张到了极限。

  数百年来,阴山一直作为汉人和胡人之间的天然分界线,在汉家朝廷最为强大的时期,多次派遣军队越过阴山进行远征,修筑长城,设立戍所,迁徙民众前往边陲定居,但这些举措,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

  阴山以北的长城变成了无用的土垒、戍所变成了废墟、百姓们纷纷迁回内地,胡人去而复返,依然牢牢占据着这一片广袤的土地。

  造成这样情况的,不是汉人突然失去了进取精神,而是因为阴山以北的土地完全不适合农耕,根本无法承载过多的人口和牲畜,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投入与产出极度不均衡,占领这样的土地非但无法提升国力,反倒会成为拖累。

  这些道理是从几千年历史中凝聚而来的,在座的武夫们自然是不会懂,即使是张悦这个文人,也只能从刘备平日里的只言片语中模模糊糊地弄懂一部分。

  于是张悦拿起信件,继续读了起来。

  “使君在信里问道,如果家园附近有狼,经常为祸乡里,我该如何解决。”张悦抬起头,再次向众人问。

  无一例外的,所有将领都选择了最直截了当的做法杀。

  把狼杀光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如果这一次杀光了狼,下一次来了豹子,我们还是杀光吗?”

  “如果把豹子杀光了,下一次再来老虎,我们也要杀光吗?”

  张悦语飞快,一句句问询就像连珠箭一样,让众将应接不暇。

  这个时候,大家也都明白了刘备想说什么。

  数百年前,草原上的霸主是匈奴人,汉人经过浴血奋战,恩威并施,使匈奴n成南北两部,最终南匈奴内附,北匈奴则是在汉王朝的攻击下整体西迁,不知去向。

  汉人本以为从此之后边疆就能安宁,却不想匈奴人留下的广袤草原被鲜卑人和乌桓人迅占据,并在短短数十年后达到鼎盛期,鲜卑甚至出现了檀石槐这样雄才大略的君王,和匈奴相比,单单在檀石槐治下,鲜卑人就给汉王朝造成更大程度的伤害。

  如今檀石槐死了,他的儿子和连缺少威望,致使鲜卑再次n为三部,实力大不如前乌桓人也是一样,在长期的n之中被刘备歼灭了一半实力,只有上谷乌桓在难楼的率领下存留下来。

  这样的敌人,至少在十几年内是无法对北方边疆造成威胁的,如果刘备下定决心,不计损失的话,把他们彻底驱赶出视线之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他们走了,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大草原,如果再有更厉害的游牧民族出现,岂不是又要重复匈奴和鲜卑的往事?

  “先祖们可以把狼驯养成狗,为人们看家护院,我们为什么不能效仿一下?”张悦微笑着说道。

  “像南匈奴一样,把乌桓和鲜卑也变成我们的附属?”一名将领皱着眉头问道:“这可不是个好主意。”

  “养狗要喂食,喂不饱还要咬人,不划算。”张悦摇了摇头,“刘使君有他自己的想法和计划,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循他的计划,先把草原上的形势稳住。”11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