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决战之日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得不耐烦的鼓手们迅动了起来,他们脱去上衣,露出健硕的肌肉,往手心吐了一点吐沫,从腰后抽出两根手腕粗细的鼓槌,呐喊一声,用力砸向面前竖立的,足足有一人多高的朱红色大鼓。

  拳头大的槌头带着呼啸的风声,一下下撞击着牛皮蒙成的鼓面,出穿透力极强的沉重声响,这鼓声响彻战场,传播到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数万人的军队来说,一个鼓手、一张大鼓是根本不够的,单单汉军这边,就有二十名鼓手和二十面大鼓在同时制造着巨大的声音。

  他们分散在五里多宽的战场之上,相互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默契的配合,鼓声阵阵,非但整齐划一,并且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声浪,这连绵不绝的鼓声似乎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催动着战士们不断迈动脚步,奋勇前进。

  从第一声鼓声响起,位于军阵最前列的张飞便有了动作,他高高举起手中的丈八蛇矛,让身后的所有将士们都能看见自己,与此同时,他高亢粗豪的声音也传入了每一名汉军战士的耳中。

  “汉家儿郎,随我杀敌!”

  战斗刚刚开始,鼓声还相对平缓,久经训练的汉军将士们一步步踏着鼓点,跟随着被高高举起的红色战旗,向战场的中央地带迈动了步伐,随着这些将士们的运动,他们身上的铁甲甲片互相摩擦碰撞,出了哗哗的响声。

  在战场的另一端,高句丽人的动作就没有这么快了,汉军开始前进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完全整好队列呢。

  看到汉军开始像城墙一般缓缓接近,位于第一线上的高句丽将领也无奈摇了摇头,放弃了继续整军的念头。

  这些汉人真是可恶,一点都没有君子之风。

  “擂鼓,迎击敌军!”随着愤怒的命令,同样低沉的鼓声在城下响起,高句丽人也开始前进了。

  在古代战争中,鼓声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不仅仅是助长斗志,也不仅仅是调整己方将士的脚步,更重要的是干扰对方部队的前进节奏。

  至于现在,交战双方各自擂响战鼓,声音响彻原野,究竟是谁能把谁干扰了,那就得看平日里的训练水平。

  高句丽人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和汉军相比更是有差距,他们的阵型在前进了不到三十步之后就开始变得松散混乱,乱糟糟的像是一群流寇。

  与此同时,汉军部队依旧保持着统一的步伐,他们沉默着不断前进,就像是一群黑色的钢铁雕塑。

  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训练水平,更重要的是战前的布置。

  关羽把最精锐的汉军前锋部队布置成了三个独立的方阵,并且呈前后排列,每一个方阵分别由一名大将指挥,而两翼的扶余人军队也各自形成一个巨大的方阵,他们只需要跟随中间的汉军脚步,不要脱节就可以。

  而高句丽这边的军队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