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失眠的董益民_大国旗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又随部队入朝作战,获得过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以及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全身场下光伤疤就有十多处,算是实打实的铁血真汉子。

  若是没这份资历,计经局的老局长早就把他给轰出去了,又怎么可能被申达民搞得没脾气,乖乖拨款发工资呢。

  焦大林显然对申达民了解的很清楚,要不然也不会摒弃前嫌,把申达民再次团结过来,因为如今的奋进厂就缺这么一个敢跟上级叫板的老资格。

  这样的人要是放在几十年后,或许会让人不待见,可在八十年代初,各个企业还真少不了。

  为什么?当然是为了抢生产任务了。

  虽说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几年,可计划经济并没有取消,计划内生产虽然减少但还在持续,而且这些计划内的生产任务不单单是增加企业利润,如果利用得好,一系列的设备革新,人员分配等等衍生的好处便随之而来。

  正因为如此,计划内任务就跟香饽饽一样,都是各个厂眼馋的目标,只不过僧多粥少的局面往往导致每年的生产任务布置大会就跟没有硝烟的战场一样,没有两把刷子你还真抢不到。

  所以这就需要厂里那些资格老,脸皮厚,扯得聊嗓门儿,Hold得住场子的老资格出马,因为他们面对的不单单是同行的竞争,还有主管的上级领导,如果没点底气傍身,分分钟就得被人给挤出去。

  以前奋进厂是造水泥船的,就算去抢任务上级也没有水泥船的生产任务给你抢;而如今,奋进厂也能造普通船只了,却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不是资历浅就是脸皮薄,就算去了也是白去,而申达民的回归正好填补奋进厂的一块短板,别的不说,就是那些个军功章往主管生产任务的领导面前一拍,任谁脑袋都得晕。

  能挂厂党委委员职衔的人,都不是傻子,申达民能回答高兴还来不及呢,谁还能找后账?除非脑瓜子有病!

  于是这场临时召开的小会,在申达民加入后又重新回到原来的议题,对此申达民表现的很积极,拍着胸脯把进京审批浮船坞的事情揽过来,说什么也要把这项有利于奋进厂发展的大事办成。

  本来要亲自进京的焦大林自然是乐得放手,因为营建干船坞还有很多的前期工作要准备,他正好腾出手把这件事给落实下来。

  就这样几个人再次把分工重新明确一遍,这才结束了这次并不起眼的小会。

  然而二十多年后,许多研究奋进厂的学者和文章却把这次小会看成奋进厂真正崛起的转折点,因为自这次小会后,奋进厂便以令人瞠目结舌的发展速度,迅速成为傲视世界造船业的霸主。

  ……

  奋进厂内一派欣欣向荣,可在夜深人静的N舰队驻地占江,却是有些死气沉沉,董益民已经两天晚上没有睡好觉了,今天好不容易在安眠药的帮助下睡了两个小时,可到了后半夜,却再次失眠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披着外衣来到自家的阳台上,点上一根烟,默默的吸了两口,望着远处漆黑的海面,半是自语,半是叹息的呢喃道:“勿谓言之不预!”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