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落在玉皇台上的长虹_我做古籍修复得天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篆符形成。

  天陵碑镇的是汇聚到大周皇城的三十六道气脉灵气,大周历代圣皇可以自天陵碑观大周国运消减提升与否。

  早朝时间,泰正殿内大周女帝姬西楼坐九五之尊位。

  殿内文武大臣左右列班。

  姬西楼五官清冷,内心情绪实则原本不错,但随着朝会推进,女帝好心情被文渊阁的大学士陈夜泊破坏了。

  前日,蓝小蝶青鸟传书,嵩阳书院院长司马望岳破境进入到了夫子境。

  满朝惊喜。

  李相白的一首《观沧海》让文渊阁儒法两家学士和西京书院的大儒圣人们赞叹不已。

  尤其是西京书院院长吴黄粱给与了高度评价。称之为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所以朝会中便加了一个主题。

  将李相白的《观沧海》篆刻流世,存入文渊阁藏书楼。

  姬西楼赞成,但有人反对。陈夜泊就是反对之人。

  陈夜泊是文渊阁的大学士,品阶比上官瑾还要高,儒门夫子境,和破大境的嵩阳书院院长司马望岳一个层次,但司马望岳是入门,陈夜泊则是高境,同西京书院院长吴黄粱一个等级,是有望成圣的夫子。

  陈夜泊的理由很充分,高度赞赏李相白的《观沧海》,可存入文渊阁藏书楼的典籍书册都是出自大周数百年以来立功立德立言的各家圣人。

  这些人上能匡扶社稷,下能惠利民生,李相白是天赋出众,但也仅仅是儒门九品、法家八品,是有潜力成儒的天骄之才。直接将李相白诗词拔高到圣人高度放入文渊阁不妥。

  陈夜泊的观点得到了文渊阁近半人员赞成,包括太师、左丞相、太乐丞等人。

  支持的则是神机府公孙破、文渊阁法家大学士岳寒山、协半大学士杨白鹭等人。

  公孙破等人支持将《观沧海》收录入藏书楼,主张朝廷应该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两方人员各执一词,互有争论,一道红芒带着沧桑古意从西京书院直入云霄。

  争论戛然而止。

  神机府的伯爵公孙破自泰正殿举目,“西京书院升起的这道气息沧桑锐意,有金戈铁马之声。”

  文渊阁协办大学士杨白鹭开口:“李相白过法堂,京城衙门、文渊阁、悬镜司各有异象产生,难道又和嵩阳城的李相白有关系,按时间推算,今日是李相白上京的时间。”

  两人一言一句,太师庞望野不满。

  “当日京城衙门、文渊阁、悬镜司起异象是因李相白过了法堂,得魏圣贤传承适才引发异象,今日西京书院有红芒入云霄,和李相白又有何关系。以此推理,李相白到了西京书院是不是还要昼夜天启异象,两位大人莫要夸大其词。”

  庞望野言落,低垂在西北方向的云层滚滚,一道红色光芒似长虹贯日般而来。

  光芒迫近,自西京书院直冲云霄的红芒龙凤和鸣般迎了上去。两道各有意象的红芒融合,似飞虹、似匹练、也如垂瀑,光芒恢弘,自泰正殿上空贯穿而过落向周园玉皇台。

  女帝姬西楼猛然起身,人就要飞出泰正殿一探究竟。

  感觉不妥,硬生生止住身形,女帝玲珑的身形虚浮,离地一尺飘出泰正殿落在大殿白玉广场上。

  众目睽睽,红芒落向周园百丈高的玉皇台上。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