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5章 称帝无望的司马炎_最后的三国2:兴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司马伦能配合郭淮,里外夹击,姜维是必败无疑。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司马伦在一片大好形势之下,居然会主动地投降蜀国,也算是彻底地断送了大晋的江山社稷。

  司马炎对这位年纪比他还小的皇叔是又惧又怕,他清楚司马伦与父亲司马昭之间为了夺位,早已是势同水火,如今司马炎对手握重兵的司马伦根本就无可奈何,如果司马伦要置他们兄弟于死地,他们恐怕连一丝反抗之力也没有。

  还好郭淮在局势危急的时候,依然恪守着对司马昭的承诺,他拒绝降蜀,并以冀县屯积的粮草为要挟,与司马伦展开谈判,要司马伦放他们一马,离开陇西前往凉州,以此为交换条件,冀县的粮草和陇西五郡,皆归司马伦。

  司马伦人马虽多,但马上就要面临断粮的困境,所以司马伦不得不答应了郭淮的条件,司马炎才得以虎口脱险,捡回了一条性命。

  对于司马炎来说,又重燃了当皇帝的希望,因为离开陇西之后,郭淮不止一次地表示,到达凉州之后,要扶立司马炎加冕登基,让大晋王朝后继有人。

  但可惜郭淮在前往凉州的途中,操劳过度,不幸病故了,临终之前,将托孤之事,交到了凉州刺史傅嘏的手中。

  司马炎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他和傅嘏不熟,对傅嘏的能力和实力也是一无所知,更重要的是,傅嘏是否有郭淮那样忠诚,还有待观察。

  总之,司马炎的称帝之举,因为郭淮的离世,顿时便前景变得黯淡起来。

  果不其然,到达姑臧,傅嘏并没有遵从郭淮的遗命,扶立司马炎登基,用傅嘏的话讲,现在天下的形势危如累卵,这个时候就应当是低调行事,根据形势的变化再决定是否登基。

  其实对于傅嘏来说,司马炎登不登皇位,意义可完全不同,一旦司马炎登临,必将会竖敌无数,成为众矢之的,本来凉州就一直是积弱积贫的,如果成为三国刻意地打击对象的话,凉州很轻易地就会覆灭掉。

  司马炎没有奈何,只能是同意了傅嘏的提议,暂缓称帝,维持原状,等到天下形势改变之后,再做打算。

  但等来等去,却是等到了一个极为不妙的消息,姜维和司马伦的联军在陇西吃了一个大败仗,他们已经是撤离了陇西,返回了蜀地,整个陇西为曹亮所得。

  凉州和陇西的关系就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性比较强,陇西是凉州的屏障,正是因为姜维和司马伦在陇西牵制了魏军,司马炎在凉州才得以高枕无忧。

  如今陇西失守,司马炎立刻感受到了唇亡齿寒的真谛,如果这个时候魏军趁势西进的话,凉州军民,又何以应敌?

  怎么办?

  这似乎成为了摆在他们头顶上的一道难题,凉州军民变得惶恐起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现在就需要执掌大权的傅嘏主动地站出来承担重任。

  但让司马伦失望的是,这个时候的傅嘏,再一次地退缩了。

  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