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 大采购_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大采购

  赵祯拿出自己列出的清单:

  西溪村耕地2300亩,其中稻田1500亩,种的最普通的粳稻,500亩普通小麦,黄豆100亩,棉花100亩,剩余百亩零散种植蔬菜谷子等。

  目前可以将一半粳稻稻田更换为水晶稻,自己庄园就有稻种,小麦可以更换成黄金麦,这是和水晶稻一样在郜国大规模种植的一阶农作物。

  其余入阶的农作物种子,价格就要贵的多,市场上也不成规模。

  山林500亩,树种丰富,以松树、槐树、板栗树、枣树为主,动植物资源丰富。物产丰富,但不成规模,目前开发利用率比较低。主要产出板栗,大枣,山鸡野兔。赵祯打算在市场看看能不能买到入阶的树种,山珍野兽。最好还是找到能规模化生产的树种。赵祯目前并没有好的想法。

  草地300亩,都是普通牧草,修建一座牧场,目前养殖着30头牛,12匹骡马,400余只羊,鸡500余只,鹅鸭各百只。产出肉奶蛋角皮,规模小,未完全开发利用。赵祯计算了一下,目前的草场一亩地可养牛马两头,羊10只。按照养殖牛羊的草场比例1:2,可以养殖牛马200头,羊2000只。需要补足牛羊数量,更换牧草,提高牧草品质。

  河滩地15亩,产出基本为零;此处可以增加蚌类养殖,鸭鹅也可迁移部分,以河滩上小鱼小虾为食。

  打谷场,共占地20亩,产出为零;赵祯打算采购桑树,打谷场周边都种上,同时在村中房前屋后也都种上,采买蚕种,形成栽桑,养蚕,缫丝,织帛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桑葚也是一种水果。

  码头x1(小型渔船x3,中型渔船x1),产出鱼虾,唯一特产四须鲤也依靠渔船打捞。

  县学书籍极多,赵祯遍观农书,五谷、桑蚕、六畜此为农业三大生产项目。渔猎并不稳定,仅是农业生产的有力补充。

  杂货铺,油盐酱醋茶,针头线脑,各种零碎。目前都是从郓城县购买,来往不便,仅能满足佃农日常用度。赵祯打算在市场购买百货,充实杂货铺,以此提高庄户生活质量,稳定民心。

  村塾,短时间产出为零,长期投资,目前缺少书籍;

  民宅180座,每年有少量租赁费。房前屋后可植桑树,结合打谷场周边的桑林,鼓励佃农养蚕织帛。

  祠堂,产出为零;

  坟地,产出为零;多植桑柏。

  资产:庄园三年产出1500贯;幻世界金20两,银500两,铜钱300贯;分家父亲给了黄金300两,总计5500贯。

  除了预留500贯应急,赵祯把其余5000贯钱尽数换成郜国银票带在身上。

  即便如此,要完全开发幻世界,资金仍然捉襟见肘。

  赵祯就近进入畜牧区,品种繁多的牛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