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7章 我那好孙儿不可能有错!_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进这种手艺人动手能力极强。

  李倓有时候感到很神奇,那些看起来呆板的东西,一到他们手里,就仿佛有了生命一样。

  现在这个季节,洛水的流速有些缓慢,但还是带动了车水的转动。

  “郎君,到了夏日,这洛河会涨水,需要将这些抬高,不过问题不大,我在这下面做了升降的预留。”

  到这里,李倓真的要给高进竖大拇指了,这家伙考虑问题还真是足够周全。

  这就是常年动手实干的饶特点,他们在行动中遇到过许多细节的问题。

  像李倓这种已经在办公室坐了很久的人,得好听叫大气,得不好听就是浮躁。

  高进带着几个人开始行动起来,并且放置了原料。

  过了一会儿,那水车真的开始转动。

  随后,纺车也开始慢慢转动起来。

  但看起来似乎还有些吃力。

  过了一会儿,整个水力纺织机发出一些响声,颤抖起来,像是随时要崩掉一样。

  高进立刻结束了它的继续工作,并颇不好意思地看着李倓:“还需要再做一些调整。”

  “已经很不错了。”李倓问道,“这一台纺织机,纺织一匹布需要多久?”

  “大约一个时辰。”

  “多久?”刘婉立刻凑过来问道。

  “一个时辰。”高进也有些激动,“如果这纺织机是完整的,一可以纺十匹布。”

  “高先生,你知不知道一匹布是多少?”刘婉问道。

  “我当然知道。”

  在唐代,一匹布大约13.33米。

  以汉末为背景的《孔雀东南飞》里有这样一段记载: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也就是,一个人辛辛苦苦熬夜加班,三可以织出五匹布。

  如果是正常工作,一飞快动手,能赶出一匹布来。

  若是布纹复杂一些,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甚至好几个月。

  这种初代半自动化机械,肯定无法完成非常精细的纺织。

  李倓就按照最基础的布料来推算,十倍的效率是比较保守的预估。

  大唐的一匹布多少钱呢?

  大概200文。

  一匹丝绸的绢,开元宝年间大概是550文钱。

  那么问题来了,绢帛等丝织品,不仅仅是商品,它们是硬通货,是可以当货币用的。

  也就是,这些水力纺织机还有另一个名字:自动印钞机。

  大唐的丝织产业主要分布在中原和华北一带,要等到安史之乱以后,经济中心才开始南移。

  刘婉震惊地看着这纺车,问道:“如果是绢呢?”

  “绢的工艺稍微复杂一些,可能一纺织三匹。”

  “一就能出三匹绢!”刘婉感觉这简直是方夜谭。

  要知道,在大唐,一匹绢,需要两个人配合,五能出一匹绢。

  “你确定吗?”刘婉再问了一句。

  “应该不会有错。”

  刘婉的目光看向李倓的时候,已经充满了崇拜。

  李倓拍了拍高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