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4章 推广曲辕犁_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林甫在给安禄山写信的时候,杨国忠也在给李倓写信。

  当然,李倓也早已给长安写了奏疏。

  李倓写的奏疏非常官方,仔仔细细汇报了乔贤问案的整个过程。

  其实这一点他倒是不急。

  因为这件事李隆基早知道和晚知道,区别都不大。

  他非常清楚,李隆基绝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候对他下手。

  所以乔贤问这个案子,汇报不在于急,而在于细。

  细致到乔贤问家里搜刮……哦不,是抄家抄出了多少钱,一幅字画卖了多少钱,每亩田产了多少粮食,强迫借贷出去了多少钱,囤积了多少丝绸,都写的一清二楚。

  李倓也知道,李隆基并不在意乔贤问贪了多少,地方官员只要不谋反就校

  可是李倓也知道,李隆基如果有机会把乔贤问的钱据为己有,是绝不会手软的。

  于是,李倓的奏疏就慢腾腾地从扬州往长安送。

  直到二月的时候,李倓收到了杨国忠的信。

  “这个杨国忠,又在圣人面前给我安排任务!”看完杨国忠志得意满的信,李倓哭笑不得。

  完,他把信递给了颜真卿。

  颜真卿看完后笑道:“一百万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已经按照郎君的安排,给各地钱监下了命令,在三月结束之后,每一处钱炉的数量都必须翻倍,只要铜矿能跟上即可。”

  “可是丝绸纺织呢,杨国忠张口要跟圣人承诺要做一百个云秀坊。”

  “要做也能做,只是蚕丝的供给会很吃力。”颜真卿道,“我倒是留心观察过,既然云秀坊的水力纺织机代替了一部分人,那让这些人去养蚕,是可行的。”

  元载接过话来道:“可行是可行,可需要时间,杨国忠现在为了上位,不分轻重缓急,胡乱在圣人面前乱话,这样给我们的压力也很大。”

  “不必再纠结这件事了。”李倓骑上马道,“我们先去看看我们的曲辕犁推行得如何,民间是否愿意接受。”

  众人一路出了城。

  此时春风已经吹绿了河畔,田野之间到处是农人忙碌的身影。

  刘晏指着前面道:“郎君,那边是我们在江都的第一个云秀坊,现在还在建,不出意外本月可以完成,一共有一百架水车。”

  李倓点零头。

  刘晏继续道:“我们从前面的运河,开通十条水渠,其中三条横向引入江都城,增加通货运输,所有的河流东南西北贯穿江都县,这不仅能为良田的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也能让更多人引水力,这个过程,需要一年时间,这是以江都为中心,打通水运网的第一步,完成之后,可以以此为基础,向四周继续开采挖掘。”

  李倓听得很认真,他不断地点头。

  刘晏现在的就是他之前向李倓提的打造扬州到太湖的河运网。

  这还不只是灌溉,是在为商业打造基础。

  也就是所谓的扬州到太湖的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