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二章:阴差阳错_澳洲崛起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16年2月,此时距离凡尔登战役开启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德法两国军队也在这片地区互相对峙了将近70,期间进行了大量的交战,双方均死伤惨重。

  在马斯河东、西两岸不到20平方公里的丘陵山林地带内,攻防双方屡经激战。

  缺少必要休整的德军部队此时均已疲惫不堪。而法军则趁德军疲惫懈怠之时,不时地在局部发起反攻,更令德军官兵不堪重负。

  由于伤亡惨重,粮弹接济不力,一向严守纪律、奋勇冲锋的德军士兵已逐渐对统帅部失去信心。

  自凡尔登战役开始以来,德军统帅部从未顾虑死伤惨重。由于求胜心切,指挥官们一直没有认真面对伤亡数目。这其实与德军最初的战役企图,即“让法国人把血流尽”恰好是背道而驰的。

  因为在人力资源方面,同盟国集团实在无法同协约国集团相抗衡。

  如此一来,凡尔登战役不仅没有实现让法国人流进血液的企图,反而看起来有耗干德国自己血液的意思。

  面对异常惨重的伤亡,法金汉在威廉二世的压力下,不得不修改了原先的作战计划,避免造成更多的伤亡。

  之前德国军队普遍采用的重兵集团密集突击的作战方法终于得到了修改,法国参谋部要求各级军官在战争中注意科学态度的指挥,并且要求各军队在进攻中要实施及时有效的炮火支援。

  为了防止堡垒中的法国饶机枪和火炮对进攻的德国军队造成巨大的伤亡,德国军队就步兵的战术动作也进行了修改。

  德国参谋部要求负责进攻的德国军队采取更加分散的间距,连续递进突击,而不是之前的集群式冲锋。

  吸取以往教训,德军统帅部不再片面强调炮火攻击的威力,开始强调机枪是接近敌人时的有效兵器,其作用是火炮所难以替代的。在此后的作战中,德军更加注意发挥机枪的扫射能力,特别是在近敌时的火力压制作用。

  在兵力运用上,德军也改变以往精锐部队充当先锋的传统,改以较弱的部队首先发起冲击,而后再以精锐部队扩大战果。

  德军为改变战场上的严重失利,扭转被动局面,的确在战木和技术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

  为破坏法军的防线,德国工兵甚至在法军阵地下面挖洞,然后在里面埋设了大量的炸药,在法军阵地上炸出了一个深达10层楼的大坑。

  然而此后的战斗再次证明,由于当时进攻部队缺乏必要的防护,面对具有强大火力支援并具有一定纵深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这些所谓的新战法并不能产生太大的功效。

  德军是否会因为损失过多而就此停止进攻?这是协约国集团尤其是法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凡尔登战事旷日持久的惨烈状况,已成为法国民众沉重的心理负担。

  举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