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章 真名世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年不征’,言辞繁复,确实与前表大相径庭。”

  “但也许第一次北伐其败太过惨烈。”关平道:“如若大败,未尝不会性格大变。”

  武将上这类人并不少。

  马良不同意:“光幕后世对军师评价颇高,若是仅仅一战便颓丧,何来六出祁山?”

  众人默然,看样子后世都争不出个结果,他们现在能争个啥?按光幕时间所说,丞相要二十年后才写这个呢。

  “总之先收录,尤其这前出师表不愧后世评价的名篇,宜日日深读。”刘备下了定论。

  【每谈出师表,必谈诸葛丞相,出师表中对于蜀汉的现状算是历数的很清楚。

  也因为出师表是中学必备,因此常有少年人臧否丞相,比如常见的几个论调:

  有此之才投了曹魏做大官不好吗?遵刘备遗嘱取代刘禅不好吗?

  死守汉中不北伐做个安乐小国不好吗?为何非要对扶不起的阿斗尽如此愚忠?】

  孔明轻摇羽扇只是笑笑,如此问题他甚至不屑于回答,而且也相信后世不至于认同这些话。

  刘备则是再次觉得“扶不起的阿斗”几个字刺眼了起来。

  【说实话,这些选项看起来都很容易,而且似乎好处都显而易见。

  但若随了曹操,那也不过如郭嘉荀彧一般,废刘禅而握蜀汉,也不过是另一位司马懿。

  做安乐小国对曹魏的威胁视而不见?自欺欺人罢了。

  正因为他是丞相,所以他从不选那些看起来简单的选择,从不走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大道。

  他是披荆斩棘走在前列的火炬,是迷雾海上永不熄灭的灯塔,是努力传承炎汉之火的汉室良臣。

  丞相也从不是刘禅的愚忠奴仆,他是刘禅的长辈,是刘禅的相父,他们是君臣而非简单的君臣。

  丞相既不愚忠于刘禅,亦不愚忠于刘备,他从头到尾都是忠于他们汉臣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未悔。】

  “此言不虚。”张飞十分认同:“要只是为了简单的话,都不用军师,大哥直接投了那曹贼不就行了?”

  “二哥斩颜良而动天下,若图安乐,何苦从曹贼那儿脱身千辛万苦回来找兄弟?”

  “相父……”刘备沉吟着,也将光幕内自己的一生简单串了起来。

  如今阿斗还小所以尚在身侧,后面的几年战事愈发紧密,益州湘江汉中连战,二弟既去,称帝伐吴复仇,直到最后兵败白帝托孤。

  孔明接过的不仅仅有自己夷陵之败丢下了的烂摊子,还有被自己疏于管教的十几岁的阿斗。

  如此看来,汉亡之祸,明责在阿斗,内因在自己?

  拍了拍孔明的手臂,刘备心里更是愧疚。

  此时光幕中旁边走过两位学子装扮的少年人,两人稚嫩的声音也传入光幕,传到了众人的耳中:

  【中单孔明超神了,上单刘禅挂机了,玩儿个锤子哦!

  你看岳将军摊上的那个龟儿子完颜构,送人头还不如挂机呢!真是日他个仙人板板。

  还真是,跟这玩意儿比起来刘禅还算明君了……哎,你说丞相他们梦想算不算成功了?

  啥梦想?

  汉业啊,咱们现在不都是汉族了?

  应该……算吧?】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