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7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皆不能秉笔而言,这史书又有何用哉?”

  这虽已经是贞观群臣的共识,但杜如晦也还是跟着叹了一声:

  “这宋初勋贵宗室的离奇之亡,未免太过多了一些。”

  魏征与房玄龄一起点头,房玄龄更是简短评判了一句道:

  “这赵二相比其兄,更德薄。”

  魏征也叹口气,最初知晓这宋朝崇儒时生出的兴奋感在此时也早已消失无踪,更是出言道:

  “德不称,祸必酷;能不称,殃必广。”

  “德薄者志轻,踞尊位,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对这赵二鄙弃了一番,魏征反倒是有点茫然了,从后世所言来看亦有诵经典,但同样也能看出儒生早已式微。

  莫非儒家先贤所盼望的大同之世终究只是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群臣皆懒洋洋的交头接耳,互相轻声讨论这宋将如何。

  在一旁勤恳记录内容的褚遂良则是心中暗暗警醒,史官为国立传,笔直则国正,国正则可为世人垂范可为后世明鉴,当引以为鉴也。

  【从金匮之盟也不难看出,即便是赵廷美身亡,赵匡胤之死带来的余波也依然没有彻底消散。

  而这就不得不提到宋太宗一朝后半程的关键人物:赵普。

  根据史册留下的只言片语来看,赵廷美从谪居洛阳到远迁房州,当中主要的出力的人物就是赵普。

  比如知开封府李符上表说赵廷美丝毫没有悔过之心这件事儿,就是赵普在后面唆使。

  另外在赵廷美案当中倒了大霉的还有前宰相卢多逊,不仅一撸到底还被发配崖州,这位便是赵普的前政敌,排挤迫害赵普的就是他。

  因此不管怎么看,金匮之盟事件前后赵二和赵普的各取所需味道就非常明显:

  你帮我杀政敌,我帮你诬宗室,合作相当愉快。

  《宋史》对此的评价是“廷美废,多逊南迁,普之力也”。

  不过金匮之盟换来的相位屁股还没焐热呢,赵普就被第二次赶出了汴梁,这次的原因倒是相当简单:

  赵元佐不喜欢他。

  赵元佐是赵二的嫡长子,根据史册的零星记载称,赵元佐从小英武睿断而且外貌酷似老爹,因此异常受到钟爱。

  出阁之后不仅早早带在身边,更是将居所直接迁到了东宫,方方面面皆按照储君的规格培养,只差一封册立太子的诏书。

  但可惜的是赵元佐虽然在外貌上跟赵二很像,但在心肠上反倒远远不如。

  作为赵二的嫡长子,他自小就与叔叔赵廷美十分要好。

  而从赵二开始对赵廷美动手之后,赵元佐更是屡屡为叔叔求情,惹得赵二分外不快。

  不过此时父子情分尚在,赵元佐虽然不能让老爹放过叔叔,但让帮凶赵普麻溜滚蛋还是办得到的,这也是赵普宰相当了两年就再度外放的原因所在。

  外放三年后,雍熙北伐轰轰烈烈的开打,外调武胜军的赵普也一直关注着战情,眼见战事一度迁延,赵普便给赵二上了一封《班师疏》劝说赵二撤军。

  赵二是肯定不会听的,结果就是雍熙北伐大败,宋廷内外交困局面危急。

  这种情况下赵二亟需一个背锅侠……啊不,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来力挽狂澜。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