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5章 雍熙北伐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405章雍熙北伐甘露殿中。

  对这赵二苦心孤诣攻取太原,最终又因急功近利输了个精光,李世民不置可否。

  只能说即使都是“二”字辈,但太宗与太宗之间亦有差距。

  以及这高粱河之战也完全算不上意外,毕竟后世曾经那随随口的诨诗他可还记得清楚。

  西直门外杀声急……奈何驴车有漂移。

  唯独让李世民在意的是这宋史曲笔之处是不是太多了点。

  兄长因何而死不能写,何以顾命继位不能记,就连这败绩都需简言相护。

  再想想上个月时候还交代褚遂良,称玄武门之事不可曲笔需详实而记,李世民便想忍不住的摇头:

  “文风盛矣,秉笔者少矣。”

  “纸价贱矣,能书者反寡矣。”

  这倒也不是单单对这北宋有意见,更多的或还是唐之国主的身份,对这承唐之王朝的一种惋惜。

  这番感叹也让厅内多默然,杜如晦上前一步道:

  “太叔季死三兄,仍面不改色直书‘崔杅弑其君’。”

  “秉笔直书之名能见史册,固有太史氏之气节,亦有执简以往而不计死之史官。”

  “宋无二者,或因被尽杀之。”

  李世民当然明白杜如晦的意思。

  这宋未必就缺了铁骨铮铮的史官,而那赵二未必就如崔杅一般好相与。

  往好处想,说不定宋朝能秉笔直书的史官都被杀完了呢?

  再次摇摇头,李世民也感觉纠结这个实在是令人头疼,于是最终也暂时将其放下,转而叹道:

  “这郭进,可惜了,若其能活,或这攻幽州城能少死一些好儿郎。”

  房玄龄都不用抬头就清楚,陛下这是一见到名将就起爱才之心,就疾犯矣。

  能文能武,以少胜多,含冤而死,可以说每个点都戳到了陛下的心坎儿上。

  “这郭进若是在幽州城下,宋军或溃更快也。”

  房玄龄摇着头出言反对:

  “后世称宋军内患便有‘谋立德昭’之事,从那宋后欲立赵德芳来看,这赵德昭多半乃是宋太祖亲子。”

  “由此猜测,或是赵光义不行赏赐而令宋军强攻幽州,士卒本有怨意又久攻不下,便近哗变。”

  “若这郭进在军中,则必卷入此事,最终或会使宋军内乱……”

  说着说着房玄龄便已连连摇头住口,这北宋的水实在太深,他也有点把握不住了。

  李世民点点头,将目光重新移回光幕上,但那王小波起义之事却在他的心头隐隐翻腾不休。

  久历战阵早已经让他的嗅觉无比敏锐,这短短三字便已让他有浑身战栗之感。

  后辈已不止一次称“古代”不平等,那便是认为后世得平等。

  而这均贫富,似乎便合了平等之意。

  那若是王小波这等均贫富成了的话,下一步该当如何?

  几乎不需要思考,李世民心里便蹦出来三個字:等贵贱。

  一股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