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3章 击鼓唱捷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褚爱卿一起吃点?”

  回应李世民邀请的是褚遂良的动笔如潮。

  硬笔在纸张上写出字迹,摩擦出“沙沙”声,令他眉头再次一抽。

  这下即便是旁边服侍的内侍都看出来陛下心情不太美妙了。

  毕竟那御膳房了力气煎得圆圆的薄饼,此刻已经被陛下用筷子拆的七零八落。

  褚遂良下笔更快了。

  卯时上早朝,李世民摆驾两仪殿。

  时值六月,日旦之时还有两分微寒,夜间未散尽的水汽沾在李世民脸上也让他的脑袋愈发清醒。

  当了皇帝几年后他倒是愈发明白为何会有早朝了,迎着寒意与朝阳,帝国统筹之策此刻在他脑袋里无比清晰,待会儿可能需要谈及的一些问题也都是在心里打了个转就能明其得失。

  甚至还有余力思考了一下跟在身后的褚遂良。

  虽然恼褚遂良扰了清梦,但想想这起居注官还需从家中赶过来,恐怕更加辛苦,于是心中也多了几分体谅:

  “登善多有费心也。“

  回应他示好的是熟悉的落笔沙沙声,李世民遂放弃:

  罢了,爱咋咋地吧。

  算了下时间,今日应当是常参朝会,这倒是让李世民小小松了口气,还不至朔望朝参。

  根据登基时的雄心,他亲手对朝会做了不少改进规定。

  比如每月一日和十五日是朔望朝参,需陈列仪仗,百官皆至,典仪唱礼,其肃穆仅次于元正和冬至的大朝会。

  其他时间,五、十一、二十一、二十五,五品以上官员需参早朝,谓常参。

  九、十九、二十九,三品以上官员才能参加早朝,谓再参。

  没记错的话今天应当是十一日,行常参早朝,礼仪倒是无须那般完备。

  一行人脚步不算太快,至钟鼓楼时,百官也刚好已经按品次列于殿庭左右,前列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很是显眼,李世民一眼扫过去便依着典仪官引导,从西序门入了两仪殿。

  殿上首便是御座,此刻也早有内侍执御扇相合,眼见着皇帝大步过去端坐御座,典仪官方才传谕升殿,百官随着两省官有序入殿。

  也就仅仅这一刻,李世民有一丁点羡慕百官。

  身为天子居御座被百官朝拜,即便腰酸背痛也须坐得笔直,百官皆有软垫跪坐,小小懈怠一下换个舒服的姿势也没人能说什么。

  至此升殿完毕,羽林军入场再依次勘察百官符信,等再唱勘验无误后,朝会方才正式开始。

  只不过今日所呈的第一件事便让李世民微微皱眉,有人奏请称朝廷对科举进士在授官上颇多优待。

  而说辞上无非还是那老一套,门荫子弟皆是唐勋贵之家,于国有功勋,优待科举便是苛待勋贵云云。

  李世民面色古井无波,这般说辞从推行科举起便时常有之,他也早已过了会生气的时候。

  甚至不需递眼神,魏征就主动站了出来一顿批驳令前者收声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