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瓮中之鳖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文,当送小太学,让汉儿读之。”

  不过成都府衙的刘备和甘露殿的魏征,提出了同一个问题:

  “其中些许典故,不解其意,如何能行?”

  于是很快成都府衙与甘露殿都做了同一个决定:

  察史册,量身而改便是。

  后世此公文采惊人,但咱们一殿一堂之人,合起来也未必就差了。

  而此文的名字,想来光幕……

  【文天祥文山公的《正气歌》每每读之有落泪之感。

  南宋灭亡之际,他感怀这十二位先贤的贞洁与血性,作正气歌贯之以自强,最终从容就义。

  而颜常山舌与张睢阳齿的典故,皆出自安史之乱,相隔不过一年。】

  〖文山公大贤,正气歌极为简单,短短十二个典故道尽了咱们的民族脊梁。

  从中倒也可以一窥宋因何而亡,十二个典故,没有一个宋朝自己的。

  强汉有气节,盛唐有血性,而南北宋的士大夫能兼而有之的,不过两掌之数而已。

  赵匡胤:宋即宋,如何分两宋?靖康降于谁?南宋又因何亡?〗

  看着光幕上划过去的文字,李世民自语:“原来这叫正气歌……”

  随即就看到了那个似乎也是皇帝的赵匡胤在连连追问。

  看着孔明似乎没空回答,李世民便起了心思,提笔走到光幕前,挥笔连写:

  〖北宋有真宗,城下缔亲盟,宋辽成兄弟,年年输岁币,缔约百官赞,封禅泰山夸。〗

  或是读了文山公作品的缘故,李世民感觉自己写的东西也被带骈……哦不,带偏了。

  不过想了下这宋皇看到这话的模样,李世民感觉自己心情居然好了一点。

  不过这张睢阳齿……李世民总觉得,或又是一位泣血唐臣。

  另一边房玄龄还在可惜:

  “汉有气节,唐有血性,可这宋有科技,若是能兼而有之……”

  杜如晦倒是颇有信心:

  “宋不能兼而有之,那便让我唐来!”

  【颜杲卿的人生在安禄山的屠刀下落幕,而颜真卿,还要为河北人民奔走奋战。

  在这里史书的记载是“十七郡同日自归,推真卿为盟主,兵二十万,绝燕赵。”

  一夜之间河北就直接光复了一半,不过这个兵二十万自然是十七郡的合计虚报,但有这些已经足够了。

  朝廷这时候倒是挺给面子的,怕颜真卿名不正言不顺,先是官加户部侍郎,再拜河北招讨采访使。

  颜盟主也不含糊,命将士直奔魏郡,在兵力较少的情况下,以精兵大破魏郡叛军,收复魏郡。

  战报传遍四方,由此大唐士气大振。

  魏郡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这个地方西面是山脉,东面是黄河,安禄山南下就是由此渡河,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安禄山在此留两万叛军也是因为这里地势紧要,怕被偷了屁股,结果没想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叛军将领袁知泰被颜盟主打的溃不成军。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