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 忠良饲狼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何忧?长安冬天亦少寒,且陛下沐浴定有炭盆取暖,只要勿寒体浴热水、热体浴寒水,自无忧也。”

  说完孙思邈还交代道:

  “且陛下还需谨记,忌口忌怒,引动肝风则头风之疾愈重。”

  说着孙思邈还盯了一眼地上,那里有个被李世民喝完葡萄酒所掷的杯子。

  李世民打了个哈哈,忌口什么的稍稍有点难,忌怒嘛……

  瞥了眼光幕,李世民感觉至少今天应该不会了。

  已经暂时心死,就算这哥舒翰再次被赐死……

  李世民略略攥紧拳头,那也只能夸一声不愧是自己的好儿孙。

  ……

  成都府衙中,张神医也在提笔记下,边写边凝神思考。

  既惊奇于后世的医学认知,又惊讶于后世这中风之说。

  旁边孔明凑过来笑道:

  “张神医,那《伤寒论》何日交予我?也好早日印刷,造福天下。”

  张仲景右手写字,左手捋须思考,同时嘴上应付道:“就快好了。”

  孔明大笑:“去岁时神医就说快好了,年末亦说快好了,如今亦再复言。”

  “莫非观后世医学之只言片语,又有新感悟乎?”

  张仲景毫不避讳点点头,并叹:

  “《五脏图》已有拨云见雾之感,岂止只言片语?”

  孔明摇头也不催促,只是看着张仲景记述想法,脑中有个琢磨已久的想法一直在翻腾。

  《内经》有肠胃、经筋、骨度、脉度数篇,这些篇章条理清楚,自是不可能用神鬼手段完成对人体的描述。

  王莽时剖死囚之尸,竹筳导脉,度量五脏,以求治病。

  而如今有造纸有印刷,若要再求医学之精进,或该再启剖体辨病之举?

  【哥舒翰面对玄宗的征召,抵死不受。

  毕竟封、高二人的脑袋还在潼关城上挂着呢,他又不傻。

  双方经过了好一顿拉扯,最终杨国忠这个哥舒翰的大金主亲自上门,晓之以情动之以财,方才劝动。

  但哥舒翰也是有条件的:要我出征的话可以,但潼关之事我要一人独断。

  当时长安已经实在无人可用,于是玄宗就捏着鼻子同意了。

  但哥舒翰到任上之后又给玄宗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陛下啊,我想杀个人。

  杀谁?安思顺。

  746年时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两镇节度的时候,王忠嗣擢升安思顺为大斗军使,并擢哥舒翰为安思顺副使。

  安思顺是昭武九姓人,为人克己奉公;哥舒翰是突厥人,为人纵情声色。

  不管哪方面讲,两人都不对付,所以矛盾一直延续了十年之久。

  安禄山反叛后,因为安思顺此前一直举报这个便宜弟弟,所以免去一死,被征入长安。

  哥舒翰很不满意,于是很直白的上奏想要安思顺死。

  玄宗此时也不敢多说什么,安排人伪造了一封安思顺写给安禄山的密信,且安排了一个信使刚好在潼关被人抓获。

  “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