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章 终相见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汞丹徒劳无用,火药大用传世。

  孔明觉得道长们的推断倒也没错。

  毕竟那后世确实是以这“大破之丹”借工造之物飞举,得以窥天地知日月。

  只是接下来应该要告诫道长们一二。

  免得他们还没看到火药之妙用,就先被这大破之丹给炸了个白日飞升。

  给正在激烈争论的道长们一些空间,孔明踱步到一边,看到了道长们的上一份丹方:

  “硝石三,赤糖三,雄黄一,一一捣碎研磨,淆匀以成丹。”

  道长们还真是……与时俱进。

  孔明心下佩服,这蔗糖在蜀中制出不过半年,道士们便已经毫不心疼的拿来炼丹了。

  制糖需要大量甘蔗,此前蜀中所种植,食用足够,制糖则杯水车薪,故而此时蔗糖价居高不下。

  孔明虽已安排了扩大种植,但第一茬甘蔗也差不多要今岁入秋才能收获了。

  不过从另一个方向考虑也令孔明扶额长叹:

  所以你们是完全没有一个靠谱的丹方是吗?

  既如此这“烟丹”之方还是先记下,等不差糖了再慢慢研制便是。

  执笔写下意见之后,离开时孔明还给道长们贴心的关好门。

  如今的成都府衙比起来刘璋时已经变化了不少。

  即便如今刘备将两位夫人接到了成都,也不过只能住上三五间的样子。

  空置的宫室便顺理成章的被征作各种用途,比如道长们炼丹,比如匠人们研制玻璃,比如张松如今异常上心的“小太学”。

  孔明暂时没将家眷接来成都。

  于公来说,夫人已在公安县设多个工学工房,制工巧兴匠造,工学已有蒸蒸日上之势。

  于私来说,孔明亦想看夫人有一番作为,尤其在得知“陈宝光妻”后,这种想法更甚。

  府衙中孔明如今亦有一间戒备森严的工房,房间内林林总总遍布着各种微小模型、匠造图纸、以及上次光幕时所得的被称《梦溪笔谈》的部分图像。

  最为显眼的当然是正中央位置挂着的一个巨大圆球图像,上面是孔明怀着莫大的敬畏心情亲笔书写的地球二字。

  而如今孔明正在盯着地球沉思化学之道。

  被光幕评称为“神经病”的草木灰制碱法,确实并不复杂。

  烧好的草木灰加水煮沸,以绢帛过滤静置一夜,最终取上方澄澈透明之水便是含碱之水。

  虽然看上去似乎与河水无甚区别,但用之煮粥更加粘稠,用之清洗衣物能使葛衣变柔。

  造纸若用这碱水,纸浆也平时要更加洁白,颇为神奇。

  但其内里究竟是何般道理?

  沉思中的孔明回到几案旁边,在纸上提笔写下了草木灰三字。

  然后在草木灰三字下面,写下了“肥田”二字。

  自先秦起草木灰就已被用来肥田,但因地域差别,肥田所用草木灰量亦有多寡。

  略作思忖,孔明将了解到的情况依次提笔写下:

  河东郡,田地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