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四章 共和国长子的业务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于,《东方都市报》的明星挂历,就这样诞生了。

  ……

  燕京城,钓鱼台国宾馆。

  李部、卢旭章和一位许久不见的老朋友,坐到了一块。

  “怎么样啊,世平,”

  卢旭章瞧着从香江回来的庄世平,笑道:“今天这道点心,你没吃过吧?”

  看着桌上的一大盘“荷塘月色”,庄世平都不知道该从哪儿下嘴了:

  “真是吃的呀?你要不说,我还以为是盆景呢!”

  哈哈哈一阵笑声过后,几位老同志同时举起了筷子。

  自打江山来这走了一遭后,“八仙过海”、“荷塘月色”等菜式,便被加入了国宾馆的菜单。

  “我这次回燕京,”

  “是嘛,”李部的筷子一停:“这是件好事呀!”

  ……

  1979年改革初期,中国银行便在卢森堡开了一家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家海外分行。

  随后,日一本的输出入银行,进入燕京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办事处。

  到了1980年,东京银行又陆续在燕京、浦江、广一州、设立了办事处。

  “据我了解,”李部这会放下了筷子:“日——本的兴业银行,已经被获准入境了开办银行了。”

  “你们……”李部:“想好在哪落脚了吗?”

  “我的意思嘛……”庄世平缓缓道:“还是想在深一圳落户。”

  “……”稍稍顿了几秒后,李部点了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到呀……”

  世人皆知香江的南洋商业银行创始人是庄世平。

  却不知这家银行最初却是香江的联合行出资拿到的牌照。

  杨廉安,红色商业战线的潜伏者,也是博古同志的亲弟弟。

  这位当初以两根金条打天下的香江“联合行”创办人,有着和卢旭章极其相似的经历。

  他俩一个内地、一个港澳,都在为前方战线输送钱粮。

  不同的是,拥有经商天赋、但并不喜欢做买卖的卢旭章,在新中国成立后,便把自己手里的广大华行一并交给了杨廉安。

  于是,杨廉安把手里的香江“联合行”、与广大华行一合,便合成了一家奔着世界500强就去的共和国长子——华润集团。

  对于开办银行这份买卖,组织上就一直没撒过手。

  抗日战争时期,就在延安开办过银行。

  那会儿,老百姓都管它叫窑洞银行。

  别看名字叫的不开阔,但窑洞银行可是一家发行过货币的银行。

  《亮剑》中李云龙担心当地老百姓不认的那张“边区券”,就是窑洞银行发行的货币。

  等到了1949年解放后,因为国家还没有一家外币银行。

  联合行在香江的所有贸易活动,都要依赖汇丰、渣打。

  于是,联合行的董事长杨廉安,便向组织申请开办一家海外银行。

  一方面利于吸引海外华侨的侨汇,另一方面利于海外的企业与国内的资金流通。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联合行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