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章‘文宗’(1)_从综武开始:武道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文宗’(1)

  正在院中众人沉默时,一道儒雅爽朗的声音远远传来:“赵王出圣人之言已是邀天之幸,母后何必强求。”

  太后听到来人所说,也是笑着道:“皇帝说得不错,是本宫太过贪心了。”

  敢在太后面前大声说话的,自然是孝康帝朱标。

  见孝康帝到来,院内众人都上前见礼,周边的小厮、侍卫更是跪倒一片。

  孝康帝接到锦衣卫传讯,丝毫不敢怠慢!

  太后的脾气朱标自然知晓,若无大事,太后不会肆意下旨,还让老四来找自己。

  若非要保持皇家威仪,恐怕孝康帝早就到了。

  一位宗师境武者全力赶路,速度可是快得很。

  一路上,随着锦衣卫把诗会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出,孝康帝也知晓了前因后果,心中更是欢喜。

  礼毕!

  孝康帝拉着朱杞道:“往昔知晓九弟智慧不凡,却未曾想九弟有如此大才!”看着朱标灼灼的目光,朱杞干笑道:“陛下过誉了,臣弟不过是偶有感悟而已!”

  孝康帝哈哈一笑道:“九弟偶有感悟便出圣人之言,看来我大明帝国出一位大‘文宗’指日可待啊!”

  朱杞咧开嘴笑笑!却是不好回答!

  文道非朱杞所愿,‘文宗’之名虽然尊贵,可在朱杞眼中却是一文不值。朱杞追求的是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才是朱杞的最终目标。有《武道录》相助,朱杞的这个目标并非是虚无缥缈的。而且,朱杞现在正在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目标。

  孝康帝熟知朱杞性子,对于朱杞的反应也不在意。

  见朱杞不言,于是,转身对着宋濂道:“宋师,诗会虽有波折,但还要继续下去,诗会后面就麻烦宋师了!”宋濂是诗会的主评人,诗会还需要宋濂主持!

  宋濂点点头道:“陛下放心,老夫随后便安排诗会继续,只是”

  朱标笑着道:“诗会出了圣人之言乃是喜事,此事朕会昭告天下,也为诗会添上一分助力。”

  宋濂满脸笑意的应下。

  宋濂身为帝师,功名利禄对其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他心中最大的希望就是文道大昌、流传千古。如今,他主持的诗会出了‘文宗’,有圣人之言加持,诗会必然名传神州。到时候,他宋濂之名也会传遍天下。更何况朱杞和他始终有师生之谊,虽然他教导朱杞的时间不多,可这老师的名号却是板上钉钉的。

  随着孝康帝颁发圣旨,眀告天下,帝都的百姓彻底被点燃了激情。

  畅春园内,太后、皇帝、皇后居上,诸位皇室子弟安然而坐。

  朱杞的跟脚随着圣旨昭告天下,其隐藏身份木己自然已经暴露。而且,朱杞被诸位大儒冠以‘文宗’之名,这诗会自然不能再参加了。恐怕即便是朱杞参加诗会,也无人敢与之竞争了。既然如此还不如不参加呢?

  朱杞正在头疼日后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