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3章 你回忆的其实不是玉米,而是想_人生若有起跑线,有人出生在罗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你回忆的其实不是玉米,而是想起当年的自己(二合一)

  董老师要卖玉米?

  张云舒挠了挠头,有些不理解董余晖的选品规划,于是直接问道:

  “董老师,您这选品……和农产品杠上了?”

  吴鹏也笑了,跟着说道:

  “老师,您可别忘了,还有一仓库的图书没有卖出去呢,我还想说听听你怎么卖图书的。”

  这么一说,张云舒也猛点头:

  “老师,您这格调,卖图书一定嘎嘎出单。”

  孙薇和周子程也好奇的看向了董余晖,想听听他什么时候卖图书。

  董余晖一看大家的神情,就笑了,非常谦逊的说道:

  “什么格调不格调的,书籍是人们精神上的食粮。”

  “而大米、玉米是人们生理上的食粮,都一样重要。”

  “我就是能说几句乍一听好像很有格调的语句,算不上什么。”

  “这年头,大家都是受过教育的,出口成章并不难。”

  这话一出,吴鹏咔咔摇头:

  “董老师,您在凡尔赛吗?我就不能出口成章。”

  这话获得了其他三个孩子的一致认可,他们齐齐点头:

  “我也不能!”

  董余晖噗嗤一笑,目光在林枫和孩子们之间打了一个转,意味深长的道: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这……”

  话音未落,林枫微笑着抬手握拳,作势要打。

  董余晖一秒认怂:

  “你们还小,到了我这个年纪,自然就能做到了,毕竟,名师出高徒!”

  林枫默默地放下了举起的拳头。

  四个孩子:“……”

  想笑又不敢笑。

  但是,直播间的观众们集体笑喷了。

  “哈哈哈哈!!”

  “一句名师出高徒,竟然还有两种用法,6!”

  “好喜欢看林老师和董老师的互动啊!”

  “这俩活宝!哈哈哈!!”

  “不过有一说一,好像董老师真和农业杠上了。”

  “人家应该有自己的道理的吧?”

  “……”

  直播间的观众们笑够了,现场的孩子们也把笑意憋住了。

  张云舒再度回归了主题,开口道:

  “董老师,您还没说怎么卖完大米又卖玉米呢。”

  董余晖笑了笑,耐心的解释道:

  “之前卖大米,初心是想帮助这里的村民们,可是跟着村民们走完种植、生产的流程,也感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现在就开始慢慢尝试带货生鲜,让我的观众们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

  听到董余晖的解释,吴鹏拍拍脑袋,由衷的开口:

  “董老师,你知不知道,伱的这种行为好宠粉啊!”

  “宠粉?”

  一开始,董余晖还没有意识到“宠粉”是什么意思,但是细细一品就知道了意思。

  当即摇头笑道:

  “什么宠不宠的?这不是我一个主播应该做的吗?”

  “再说了,‘宠’这个词,一般是上位者对下位者说的,不能用在我和我的观众们身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