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三十一章:再来一次大场面_文娱重生狂想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份剩下的日子,除了去七彩光棱盯着特效进度,山河大多数时间都在四合院宅着。

  要是不做导演的话,估计宅在家里就会是山河的日常,

  写作和导演真是两个极为互通却又截然不同的职业,

  同样是讲述一个故事,同样需要想象和创造,但一个是面对自我,另一个却要依靠团队。

  暂停了几个月的时间,当山河再拾起《少年易的奇幻漂流》时,他感觉有些陌生,也有些遥远。

  从浩瀚无垠的太空到一望无际的大海,两种广阔给山河带来的感受是如此的不同。

  不同题材的电影和小说一起双开,这个难度太高了,《少年易的奇幻漂流》注定需要经历更多的时间来酝酿和写作。

  山河利用这十来天的空隙,重新阅读了自己原先写好的文字。

  他没有动笔继续往下写少年易和老虎的海上漂流,只是在思考着小说的开头。

  对于山河来说,开头一直是整部小说里最难的一部分。

  少年易应该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开明的英国动植物学者,母亲是新加坡当地华人家族的富家小姐,受过现代教育,但依旧保持着华夏传统。

  他在这样一个中西方混杂的环境中长大,父母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他的影响巨大。

  在山河的设想中,少年易应该还有一个舅舅,他是母亲最小的弟弟,是一个想挣脱家族管束的叛逆青年。

  从小到大,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舅舅,因为他总会给他带来种种新奇,包括讲述新加坡各种不同宗教的神话故事。

  这让少年易从小就对各种不同的宗教和信仰充满了兴趣。

  接下来就是小说最难写作的一部分,山河需要把这些不同的宗教教义和少年易的奇幻漂流内在的联系在一起。

  奇幻漂流只是外衣,其内核是在讲述人性中原始性和社会性的对抗和共存。

  而宗教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解释这一点。

  山河打算把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四个教义不同程度的融入这个故事中。

  其中以道教和基督教为主,东西方对人与自然的相处态度会融入这段奇幻漂流中。

  在《少年易的奇幻漂流》中,山河希望通过易的成长经历,深刻揭示信仰对人类心灵的无比力量。

  易出生于一个东西方交融的家庭中,宗教信仰是多元而多样化的。

  他的父亲是一位理性主义者,坚定地持无神论立场,而母亲传承着华夏人的传统,是一个正宗的泛信者,只要对自己的家人有用,她所有神都会去祭拜。

  在面对家庭信仰的多样性和实用性时,易开始对宗教产生了疑问,并渴望寻找一种真理,一种能够指引他的信仰。

  受母亲的泛信者和舅舅的活跃思想影响,易开始对所有的宗教感兴趣,并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宗教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