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定远侯府_穿书后我和摄政王结拜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澜儿这次可不能逃学,得好好上课才是。”

  原主那不是逃学,是干脆不上学!

  “什么叫和皇上的宗学不差多少啊,娘,您这话儿媳真想说给皇上听听。”

  说话的是一位身着绿色缀花襦裙的妇人,容貌素净,身材微胖,眼角生着细细的笑纹,手里捧着一把瓜子,语气调侃。

  老夫人故作威严:“二房家的,你可越发没规矩了。”

  妇人是顾澜二叔的夫人王氏,此刻,王氏把剥好的瓜子仁分了一半给周夫人,又分了一半给老夫人,爽利一笑:“咱们侯府的人,不讲究那些繁文缛节。”

  周夫人笑骂道:“少来这套,吃你的瓜吧。”

  “嗐,我这椒盐瓜子真是一绝。”

  王氏是厨娘出身,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捣鼓自己的小厨房,从不理会府内事务,和周夫人的妯娌之间,相处很好。

  前几天,王氏还送了顾澜一盒亲手制作的夏日小点心。

  见顾澜看向自己,王氏又不知从何处摸出一把冰丝丝的秘制杨梅,悄悄塞到顾澜手里。

  “大侄子,吃!”

  王氏悄悄用口型对她说。

  顾澜欣然接受,一口一个吃完了,脸上写着“好吃”二字。

  其他人不吃她这些零嘴,只有顾澜这孩子近两天转了性子,给啥吃啥,吃的还特别香,让王氏很是高兴。

  周婉清知道女儿对入宗学已经没了之前的抵触,便说道:“娘,不是您说的,让澜儿向长亭学习,努力上进,争取成为朝中的文官种子,免受那征战之苦嘛。”

  顾老夫人老脸一红,挺直腰板,中气十足的说:“咋了嘛,澜儿天资聪慧,在哪里学习都是可以的,不必拘束于宗学,长亭勤勉上进,自然也是不错,都是我顾家的好儿郎。”

  周夫人:您老可真是抬举澜儿啊,这话她这个亲娘都不信。

  王氏放下手中瓜子,客气的说:“您老抬举长亭了,他愚笨,所以勤奋些而已,资质是比不上澜哥儿的。”

  周夫人继续腹诽:知女莫若母......唉,王氏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领也越来越强了。

  三人口中的长亭是顾澜二叔的儿子顾长亭,也是顾澜的堂兄。

  顾长亭年纪轻轻,已经官拜鸿胪寺少卿,是京城有名的青年才俊,也是老夫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大孙子。

  毕竟,定远侯府几代都是征战沙场的大老粗,没想到年轻一辈居然能出个文人苗子,简直是祖坟上冒了青烟。

  之前,就是老夫人经常拿顾长亭出来念叨,才让周夫人萌生了让顾澜入宗学好好学习的心思。

  晚霞映照着侯府庭院,为几人笼上一层柔光。

  顾澜看着现在絮絮叨叨的三个女人,无奈的勾了勾唇角。

  没有什么姐妹相残,宅斗纷争,侯府染着令人神往的烟火气。

  蓦的,她想到了书中定远侯府的结局。

  就在众人都以为,顾澜要和以前一样,提起顾长亭这个榜样堂兄就气急败坏的时候,她双手抱拳,认真的开口了:

  “祖母,我落水以后大彻大悟,从前是我太过贪玩,但现在,我,长大了。

  所以我决定,从今往后,痛改前非,迷途知返,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等我养好身体,便入宗学当睿王世子的伴读!”

  一阵清风拂面,吹起少年额前的几缕乌发,庭院内一时之间有些安静。

  许久,老夫人才回过神,浑浊的老眼都睁大了许多,走上前,摸了摸顾澜的额头:

  “乖孙啊,你莫不是落水之后,脑中进水了?”

  顾澜:“......”

  周夫人在一旁帮衬,顾澜花费一番口舌,终于让老夫人相信她说的话是肺腑之言,句句真心实意。

  老夫人大手一挥,道:

  “乖孙给那小世子当伴读,是他三生有幸。”

  ------题外话------

  姐妹们,兄弟们,想不到吧,俺们定远侯府不需要宅斗,嘿嘿嘿~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