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姚广孝的观察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斗可以比的。

  而锦衣卫官员履历,可以看出来,几乎是父死子继。或者从锦衣卫下层提拔。

  这保证了锦衣卫的专业性。

  而朱允炆身边的人,根本没有从锦衣卫之中提拔。他将一些外人派到这样的专业部门,一时间锦衣卫业务混乱也是很正常的。

  其实从这一点上看,朱元璋对朱允炆培养就没有怎么上心,否则的话,朱允炆怎么也要在锦衣卫之中培养出亲信,等登基之后,能够顺利接手。

  但是即便如此,锦衣卫的战斗力还是很厉害的。

  这是纪纲在北京与锦衣卫暗桩交手的感觉。

  只是南京这里就不大行了。

  因为朱允炆也没有傻到将整个锦衣卫给清理了,他清理的重点就是南京,确保自己的安危。

  而

  朱允炆也成功了。确保朱允炆安全这一点上,锦衣卫做得很好的。但是其他方面就不好说了。毕竟情报战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专门的体系,更多靠个人。

  不过锦衣卫反应速度再慢,姚广孝这样下去,也迟早有一天会发现的。

  姚广孝也知道这一点。

  姚广孝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那就是,南京一定改革都没有推行。

  何夕的改革是方方面面的。不同的人有不同观察点,姚广孝观察点就不一样,他觉得不要看北京而今有很多国有的企业,但是姚广孝看来,这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不是别的。就是朝廷能否从市面上征收到商税。

  毕竟,明代之前征收商税,是两个模式。一个模式是很轻的。几乎不收税。朝廷在名义上收税,但实际上并没有。毕竟朱元璋规定,对百姓生活必须物资是不收税的。也不允许收税扰民。同时对商税征收也没有定额。

  也就是收税多了,没有奖励,弄出事情来,要背锅。

  所以,大明原本体系之中,征收的商税几乎没有。大家都是意思意思就行了。

  真正可以执行的是关税,奈何内河的关税,是后来渐渐有的,洪武年间很少的。这也是朱元璋制定政策的时候,大战方休,百业待兴。这种情况下之下,增加商税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这是名义的负担。

  另一种模式,是非常重的。才是大明商人实际的负担。做生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拜码头,上下打点,否则让你生意做不下去。除此之外需要找后台。这种情况下,正应证了,有权就有钱的现实逻辑。

  这也罢。

  除此之外,还必须承担官府的负担。官府名义上的商税,实际上,官府有需要的时候,对外采买。指点商户承担。这种情况,是催命符。无他,制定采买的价格,不知道什么时候定的,反正与市价不符合,这也罢了。很多时候,即便这个价格,也是名义上给你了。实际上,一分钱都没有。朝廷或许拨款了。但是这款项不可能到商户手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