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3章 一幅画作_退亲后,未婚夫被我攻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谢长珩的画作并非易事。”

  扶萱面上血色褪尽。

  五月十五,便是她生辰前一日。

  那便是,谢湛先与王芷怡合作完这幅画,而后因她生辰那日,她问他要了画作,故而他又按他二人已作好的那幅,给她画了个类似的?

  她不禁心中一紧。

  所以,她以为的独一无二,不过是他的随手而为么?

  再抬眼看着闻书堂这幅描摹,再读一次那首情意绵绵的诗,扶萱心中五味杂陈。

  即使如王艾先前所言,那二人常品画作诗,那也不应该在他有婚约在身时,还如此作为。

  他当这婚约是什么了?

  当真,从头至尾,从上到下,这谢家就将这婚事当做了儿戏对待!

  扶萱告别了常瞿,去扶谦屋里寻人,意欲去墨惜书斋与旁的书斋去落实一番此事,而后再寻他解释。

  哪知,人还未进门,便被一队京兆郡衙门的人上前拦下。

  为首的差役开口道:“扶女郎,余三郎溺水一案,有人举证,那日你与扶公子亦在事发地,现需你上堂答话,烦请与我们走上一趟。”

  扶萱看向扶谦,扶谦朝她点了点头,表明差役说的不错,她便应了声“好”,跟着差役出了远麓书院。

  京都的五月多阵雨。

  晌午还是晴空万里,午后,随着“轰隆隆”几声炸雷巨响,骤然间,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天地间隔出一层纱来,迷迷蒙蒙。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雨帘退去,虹霞高升。

  真应了那句阴晴不定。

  扶萱与扶谦到达京兆郡衙门之时,那日在水月楼上的所有人业已全数到齐。

  上首的刘京兆面色肃穆,正在对他们挨个询问。

  生平第二次到衙门大堂,第一次在堂外围观审案,这次却置身其中,虽然外人应是不知真相,可,本能使然,扶萱心中涌出紧张。

  她抬眸瞧了瞧周遭,于一众黑黝黝的人群中,忽地看到了鹤立鸡群的谢湛。

  数日不见,青年郎君仍旧那般相貌英俊,惊艳风流,如临风之竹,青山玉骨。

  他一身官服加身,清冷森肃地坐在刘京兆一旁,凛若冰霜,折扇在手掌中无声轻敲,一双眼如寒星肃杀,带着洞察一切的威严。

  忽地意识到,他还是大理寺少卿,扶萱的心像踩空了一步似的,陡然一激,而后沉了沉。

  对生辰那日自个的所作作为,后知后觉的,生出些许惧怕来。

  他毕竟是这建康城出了名的神鬼不惧的酷吏,那日,为了掩藏自己的心虚,她那般迅速地灌醉了自己,又借着酒劲壮胆,拼上了并不熟练的演技,勾缠了他半晌,于醉意朦胧中,终是将他的公办之事打断,侥幸逃过一劫。

  也不知,他到底信了她几分。更不知,接下来堂上,余浩之事上,扶潇能否安然躲得过去。

  于公,扶萱心中有鬼;于私,画作之事上,她颇如鲠在喉。

  是以,今日,扶萱压根不想对上谢湛那深渊似的,又冷又寒的眸子。

  这番对他视而不见,落在谢湛眼中,便是欲盖弥彰的做贼心虚。

  诚然,在楼船上那日,他早就疑过几分她的目的,只不过,彼时他心中有愧,且身子不受控似的,但凡她一贴过来,他就跟被点了穴一样,丝毫动弹不得,如此一来,便也就未再予以追查。

  当下回忆起来,那日她却是先在余浩眼前勾人了一番,而后又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了自己——两厢关联,谢湛深觉,在她眼中,或许他与那色胚无甚差别。

  都是色令智昏,可笑至极。

  倏忽之间,心中那不知是对自己,还是对对方的恼怒,又增了一层。

  ------题外话------

  注1:此处引用了对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卷》的评论。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