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七章 宋氏镜片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捶了捶脑子,想把脑中的这些事情都驱赶出去,好好休息一下。

  他开始回过神来,眼前的景物便慢慢地印入他的脑海。

  宋应星此时什么都不再想,就看着屋檐上的雨水往下滴。

  这个场景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也有看过多回了。但他为了让自己不再去想那些事情,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眼前,看着雨滴一滴滴地往下滴,速度由快慢慢地减缓。

  过了好一会后,宋应星终于不再去想那些事情了,脑子也不再隐隐作痛。

  他舒了口气,这种转变注意力的方法还真是有效。

  忽然,宋应星整个人都呆住了。眼前所看到的现象宛如再来了一次雷电霹雳,一阵阵的打在他的脑海中。

  他看到屋檐上的水滴变得很慢,因为屋顶的雨水已经流得差不多的缘故,那水滴要过好一会才会形成一滴,再往下滴。这个过程,仿佛是电影的慢镜头,都展现在他眼前。

  宋应星看到那水滴慢慢地变大、变大,最终因为太大而滴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水滴有变成一个球形。对他来说,他看到的是一个完美的弧形。

  他本身就在想着所遇到的镜片磨制问题,现在一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又联想了起来。

  这要是换作一般人,肯定是联想不起来的。就算是宋应星,如果不是因为中兴侯的视察、交谈,让他处于这种状态下,他也不会去关心屋檐上往下滴的水珠,也就不会发现这水珠的完美。

  他当即兴奋地从躺椅上跳了起来,然后往玻璃作坊狂奔而去。

  按照宋应星的想法,工匠们马上动了起来,开始试验宋应星的这个貌似天方夜谭一般的想法。

  他让玻璃作坊的工匠先烧制一根细细的玻璃棒,就是后世中学化学实验中,学生用来搅拌烧杯的那种东西。

  然后直接就在火焰上烧玻璃棒的一端,让它融化成为一滴玻璃水滴。

  试验的结果让宋应星很是欣喜,这种透明玻璃珠的一面确实非常圆滑,非常完美。

  可是玻璃珠的另外一面因为太大所以比较粗,还是没有多大用处。但无论如何,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此时天色虽已黑下来,但整个玻璃作坊内的工匠都没有一丝想休息的样子,全都兴奋地听从宋应星的指挥,不断做着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被宋应星指挥的工匠找到了一种做法,得到了完美的玻璃珠。

  就是先要手持玻璃棒的两端,把玻璃棒的中间部分在火焰上烤软,再拉成两半。

  此时,原本中间的部份就变成细长的样子。然后,再把这细细的一端斜着拿到火上仔细烧烤,此时融化玻璃汁就会顺着这半截玻璃棒流下来,直到尖端的时候,就会凝成一滴泪滴似的玻璃珠。

  这种完全由重力形成的完美凸透镜,不经由任何打磨,表面非常平滑完美。

  宋应星在误打误撞之下,终于发明了虎克镜片。当然,现在肯定是不叫虎克镜片了。因为原本世界上第一个用这种方法做出高倍透镜的虎克,还有两年才会来到这个世界。

  根据同样的原理,还可用烧细拉伸但并未烧断的玻璃棒,以夹具夹住两端烧烤其中间部份,经由巧妙的角度与时机调整来烧烤其中央使之半液化,以制造各种形状的透镜。

  自然,想要随心所欲造出各种凸透镜,需要相当的经验。但是这种虎克镜片不需费时打磨,故而工匠可以在短时间内不断尝试,经验积累的速度非常快。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一天一夜的试验之后,世界上第一架高倍显微镜终于在大明玻璃研究所诞生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