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八章 昌黎第二战结束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山海关而去,怕是都损失在那里了,因此到现在都没有一门。”石国柱说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有一丝担心,不过他尽量往好里说,稳定士气。

  “我们也多做些木排备用,万一他们真有火炮,打坏了木排就再放一个,坚持到火炮发热不能打就好了。”左应选也提出了一个补救的办法。

  也只能这样了,万人杰心中想道,然后坐回了座位。

  其他人并没有疑问,打了两次胜仗,不说这些乡绅,连城里的百姓情绪都很好,也都很配合守城。

  左应选看他们没有问题,他就问问题了:“各药店都去搜罗过没有,尽量都让他们捐出来,不知道后面还要打多少仗,多备一些总是好的。”

  “请县尊放心,事关全城百姓安危,不敢马虎。”负责的乡绅回道。

  “好,如此甚好。如若无其他事宜,昨日值夜的就早点回去休息。其余人等,再行商议些细节。”左应选说道。

  石国柱等了会,没发现有人有问题,就站起来,向左应选抱拳行礼:“如此,属下告退了。”

  这些人里面最累的就是他了,建虏攻来后,基本没怎么休息过。

  左应选赞许的点点头,这次昌黎守城战,最后要能守住的话,石国柱的作用最大,真是亏了他有实战经验,不致手忙脚乱,忙中出错。

  昌黎城里人人高兴,打了败仗的建虏大营中,也有人和他们一样,心里高兴,不过并没有露出来,自己一个人在独自喝酒庆祝。

  阿巴泰喝一口,就在心里说一句:让你能。

  他已经知道了镶黄旗的战报,死了八十六人,伤四百五十人。而且,这四百五十人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问题。

  原来,战后治伤的时候,发现那些箭支上有毒,好像是浸过掺了砒霜的金汁。

  济尔哈朗现在正在自己大帐里骂娘,而阿巴泰心里美着,特解恨。可惜没有见到鳌拜那奴才,否则他脸上的神情必定精彩,不知道回报皇太极的时候,又会是个什么场景。阿巴泰越想心里越高兴,就又掂起酒壶灌了一口。

  午后时分,昌黎城西,守在城头的一个乡兵忽然惊呼出声:“快看,看那边。”

  周围的同伴一听,以为有什么敌情,纷纷紧张地看过去。

  只见有十来个骑兵正往昌黎城墙跑过来,离得近些了,发现是大明的夜不收。一时之间,城头上纷纷欢呼起来。

  建虏撒在外面的探马已注意到了明军的夜不收,开始包抄。

  但城外的夜不收一见建虏的动静,就绕了个圈,转向西方,京师方向而去了。

  虽然明军夜不收只是现身了一下下而已,但这个喜讯马上传了开去,极大的鼓舞了城内所有人。

  这伙夜不收就是所属关宁军的胡浩和他的兄弟们,上次凑巧救了中兴伯后,各人记一次军功,赏银一成不扣,全部下发。

  在营地里休整了十多天后,才重新被派出来侦察建虏敌情。

  白天的昌黎攻城战,他们都看在眼里。等到午后建虏的外围探马都撤回去之后,胡浩带着他的兄弟们去亮了个相。

  虽然没有跟城里联系上,但起到的效果如何,这些久经战阵的夜不收精锐都明白。

  此时,他们正快速回大营,要把这里的情况汇报上去。

  在京师勤王军大营,奉旨统领京畿之地所有勤王军的兵部尚书兼辅臣孙承宗刚传下命令,让已到遵化附近的马世龙,派兵攻击建虏后路遵化城,能拿下最好,拿不下也可牵制建虏主力,让其不得专心为祸京畿。

  而皇太极率军在抚宁附近等了两天,期间还再攻了一次,仍然没有发现抚宁的破绽,打不下来。心里有点郁闷,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抚宁守城的是参将黄维,也是一个边军出身的将领,熟悉兵事,自然不容易让皇太极得逞了。

  鳌拜找到大军所在,径直入内向皇太极禀明昌黎战事。

  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一处不顺,处处不顺。抚宁打不下来就算了,现在连昌黎都打不下来,情何以堪。

  皇太极恼羞成怒之下,不再管抚宁,立刻摔大军直奔昌黎而来。(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