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夺城,好主意_反清复明:从召唤火凤凰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族的标语。让投降的人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最后让他们修筑工事之前,大喊反清复明的口号,最好编成顺口溜。”

  “是!”随即何琳就用对讲机,吩咐下去。

  沈烜看来一眼跟在身边的沈三。

  “明王大……殿下,我去安排人裁剪布匹等相关事宜。”

  沈烜点点头:“对了,再做几杆写着明字的大旗,到时候让俘虏扛着走,谁要是弄丢了弄脏了,军法从事。”

  “好的!明王殿下。”

  沈三快步离去。

  “明王!何璐有一点个人的看法。”

  “说吧。”

  沈烜知道百分百忠诚的属下,不会有私心。

  “我认为,让他们在道路构筑工事的办法可行。更有利于进行巷战,游击战。但前提,必须将周围的房屋全部并入打通,这样的话才会真正有利于我们由点破面,不管是化整为零,还是以零为整。都有很大的作用和价值。”

  何璐的想法不错。

  沈烜也想过,但是这样做的话,势必会遭到强烈的反抗,中国人对土地和房子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

  除非是将所有人杀光,杀得人头滚滚,就像满清狗鞑子当初进关时。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以及狗獾(多尔衮)留发不留头,圈地等等屠杀行径。

  视人命如草芥的严刑峻法才能有效。

  否则,根本起不到效果。

  当然,不是沈烜不会杀不敢杀。而是没有意义。

  这种时代,人们虽然已经被满清养成了奴性,但至少大多数人能苟延残喘的活下去。

  这样一杀起来,势必会激起民众的怒火,对自己有害无利。

  再者,沈烜不是嗜杀成性的恶魔。

  毕竟他曾经所接受过的理念和教育,暂时还做不到这一点。

  “从战略战术来说,这样对我们百利无一害。但这样做的后果,对以后的发展不利。”

  沈烜说道。

  何璐:“明王的意思,等敌人竖壁清野后,我们再夺过来?”

  沈烜没有说话。

  其实他想拿下的是,江宁府上元县西南角的明皇宫,作为大本营。

  那可是外墙都有8到10米,内墙更是达到了14到21米高度的好地方,不仅如此,城墙上还有永固大炮,红衣火炮,强弩等利器。

  不管攻防都是绝佳。

  可惜现在明皇城是八旗军的驻防城,里面还设置了将军及都统衙门等部门。

  想要拿下,暂时来说无疑是不可能的。

  毕竟里面有着4000八旗精锐,而且还有标营,城守协营等绿营驻军。

  此时,啃不下来。

  “何璐有个大胆的建议!”

  “你说!”

  “明王,不如我们趁机夺取城门。不仅可以扩张战略纵深,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好自己,可以最大化杀伤敌对势力。为此,也不必死守一角。就相当于,我们拥有了基本盘,这样一来操作空间以及应对,对我们来说极为有利。当然,也有缺点,就是人手。如果弥补了这一点,就完美了。”

  沈烜一听,这个办法极好。人手嘛,不用担心,肯定会有的。

  何璐这番话一提醒,茅塞顿开。

  溧水县城就像一个乌龟。

  每逢汛期,县城就会被水淹。

  古人迷信,乌龟不怕水。所以在修筑城墙时,特意而设计的形象。

  如果没记错的话,城墙应该有七百二十六到七百三十丈,据记载连同首尾周长八里。

  虽然外面的墙体是用石头包裹,中间填土,但胜在厚实差不都两丈,有的地方到了三丈。也就是六米到九米厚。

  溧水城三面有河,城南没有护城河,六座城门,五座桥。

  这就是天然的屏障。

  职业军人战略战术的眼光,的确独到。

  “可以。你和老高等队员,然后将俘虏来的清兵,带出一部分去突袭拿下城门。不,还是我跟你们一起。兵分三路,速战速决。”

  沈烜也想乘这个机会,让府内的下人真正得到成长。

  其中的原因,城门有点多,早点把县城控制起来,有利于接下来的发展。

  “是!”

  请收藏:https://m.17s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